方原笑了笑說,“沒了,辦完這些事,我會離開揚州府。”
史可法顯然不會相信他的說法,開門見山的問,“陛下令方巡撫來江南四府巡撫,難道不是為了加稅收銀子?”
方原失笑說,“史尚書,我此行巡撫南京四府,絕不會加稅。等我離開揚州府後,揚州府一切照舊。”
不用加稅也能收銀子,史可法是半信半疑,方原一行人來之前,整個南京地區早就一片風聲鶴唳,還以為來了個比魏忠賢下手更恐怖的方屠子,必然會在四府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所以史可法才專程從南京趕來,穩定揚州府的軍心民心,順便拜會一下這個只聞其聲,不見其面的方原。卻不料一番交流下來,眼前的方原竟如此好說話,根本就不提加稅的想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史可法卻不是這麼好忽悠的,追問說,“方巡撫不加稅,準備怎麼收銀子呢?”
方原再次敬了這個抗清殉國的民族英雄一杯酒,這才說,“不瞞史尚書,我此時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想法,要先巡視四府的官風民情後,再作定論。”
史可法愕然看著他問,“方巡撫此話當真?”
方原笑著說,“當真!只是有一事要拜託史尚書,永王的府邸,還請史尚書多多留心,不必豪奢宏偉,但要風水尚佳,能清淨讀書的府邸。”
方原受了田貴妃的託孤,至少要盡到看護之責。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為永王朱慈炤選擇的是遠離浮世喧囂、繁華的居所,正是要朱慈炤在王府安心學習,修身養性。
史可法忙說,“我有一處在城西偏僻處的大宅子,遠離城北士紳的居所,還有城東、城南的青樓酒館,是個安心讀書的好去處。”
有這麼個現成的去處那是最好,方原大喜說,“史尚書的宅子價值幾何,我會照實支付銀子。”
史可法搖了搖頭說,“我受陛下知遇之恩,才有了報效家國的機會。陛下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這是我誠心貢獻給陛下,貢獻給永王的。”
他既然有這個忠心,方原也不去阻攔他向崇禎報還恩情,推辭了幾下,也就應諾了。
史可法又問,“永王王府的長史可有合適的人選?”
王府長史就是藩王的主管,若藩王年齡尚小,長史還要兼任老師之職,位高權重。
方原反問說,“史尚書有推薦的江南大儒?”
史可法說,“江南大儒黃幼玄,曾擔任過詹事府少詹事,侍讀學士,是當今太子的老師。”
黃幼玄就是大儒黃道周,東林黨人。
東林黨人在培養大明接班人上是不遺餘力的。
從萬曆開始,就藉著所謂爭國本,強行扶持了一個親東林黨的太子泰昌帝上位。
泰昌帝不明不白的死後,又借移宮案,將當時的太子,後來的天啟皇帝朱由校拿捏在手中。
後來天啟皇帝朱由校看穿了東林黨人的把戲,扶持魏忠賢打擊東林黨人,東林黨人又扶持了當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天啟皇帝不明不白的死了後,擁立崇禎即位。
崇禎之後也看清了東林黨的真面目,驅逐了大量的東林黨官員,這幫東林黨再次故伎重施,將目標瞄準了皇太子朱慈烺。
讓東林黨人黃道周給永王朱慈炤當長史,就是給了東林黨一個向永王朱慈炤潛移默化滲透的機會,方原毫不猶豫就否決了這個方案,但在面子上,還是給史可法留幾分臉面,便佯作不解的說,“王府長史,事關永王的前程,輕率不得,我再找找吧!”
史可法是問歌聲而知雅意,便不再多談。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