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糧食關係到滿清入侵的軍政大事,若是能搶奪了,至少能延遲滿清入侵至少數月,搶糧是勢在必行。
方原拉過秦展低聲交代,令秦展留在貢市這裡,偷偷的打聽清楚今次往關外販賣糧食,有多少晉商參與在內,全都記錄在案,準備秋後算賬。還有就是范家運糧的護衛人數、時間、路線。
他則獨自前往向陽村,與景傑一行人匯合,先檢驗練兵成果,若是能夠勝任戰場的攻殺,便使用這支新式陸軍,突襲范家的運糧車隊。
方原與秦展約好了五日後在向陽村匯合,便單槍匹馬,揹著兩支霹靂神銃縱馬往向陽村疾馳而去。
他一路只在驛站住宿,兩日後趕到了向陽村。
這個寧靜的小山村是雞鴨成群,鳥語花香。
方原走在村間的小路上,兩邊全是黃澄澄的稻田,入眼的盡是金色的鄉村景色。
眼下已是五月的光景,還有三個月,就是農忙的季節,離滿清再次入關,還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
“轟轟轟!”
連續三聲炮響從遠處傳來,不用說,這是李宗澤這些天雄軍舊部在練習炮擊。
方原找了幾個村婦,問明瞭景傑、李宗澤一行人的練兵地點是在山坡上的荒地,便直接趕了過去。
景傑、李宗澤見方原到了,忙齊齊迎了上來。
方原見到在山坡荒地上齊刷刷擺著10門中型火炮,邊上還擺滿了火藥、鉛彈,有三、四十人正在練習火炮的裝填、發炮,個個神情專注,精神飽滿,還算士氣高昂。
方原滿意的點了點頭,叫上了景傑、李宗澤二人,漫步在山間小道,詢問起這一個月練兵的效果。
李宗澤說,“方大人,這一批佛朗機人的中型火炮確實質地優良,比大明自制的火炮炸膛要少很多,我們已連續練了五、六日,還未見到炸膛的。”
方原聽了是暗歎不已,萬曆之前,明朝的火銃、火炮的水平確實不下於西洋。但天啟、崇禎這二十餘年,因經費問題,還有東林黨干政,竟然提出了一個大明的國防安全不能以夷槍夷炮來保衛的奇談怪論,極大的遏制了先進火器的研究,無論是火銃,還是火炮的製造水平早落後於西洋。
不止落後於西方,甚至比之以騎射起家的滿清也有所不如。
當年袁崇煥的紅夷大炮還能在戰場馳騁一時,守衛寧錦防線。但近幾年,滿清根據俘獲的大明紅夷大炮仿製的大將軍炮,至少有四十門之多,其威力已不弱於紅夷大炮,還有裝備有各色的小將軍炮、鳥槍、火銃不計其數。
滿清大將軍炮的威力在松錦之戰中,早已初顯威力。
而大明因為財政經費不足,僅有的十餘門紅夷大炮還在寧遠總兵吳三桂手中,質量不佔優,數量又遠遠不及。
所以吳三桂投降滿清,並不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也不是存了心想當漢奸,而是形勢所逼的無奈選擇。
即便吳三桂不投降,以滿清眼下裝備的數十門大將軍炮,也足以轟開山海關,進入中原。
滿清進入中原後,在大將軍炮開路下,明朝各地的城池幾乎沒有抵抗力,被一路掃平,短短几年就盡數淪陷。
滿清之後荒廢火器研發的原因,既有統治漢人的需要,更是因為沒有戰爭的緊迫威脅。至少在滿清入主中原之初,對火器的仿製、研發,絕對是絞盡腦汁的。
三人來到了山坡頂,可以一覽火炮射擊的全景。
景傑又令無人機戰隊給方原展示訓練的成果。
他令旗一揮,五架無人機呈雁形陣的隊形,凌空飛至,在三人頭頂盤旋而過,又直入雲霄,漸飛漸遠。
景傑向方原稟報說,“我們經過多次實戰,這種無人機的作戰距離能達到一百丈,而不是三十丈。”
一百丈就是三百米,那要投入實戰就需要配備望遠鏡才能準確的辨別攻擊目標。
方原在淘寶系統裡選購了一款釣魚鏡,既有望遠鏡的功能,還能調節焦距,達到放大、拉近的效果。
花了50兩銀子,購買了五副這種釣魚眼鏡,交給了景傑,並告知他這種釣魚眼鏡的使用方法。
景傑是見過望遠鏡的,但見了這種輕便靈巧,還能戴在雙目前的望遠鏡還是連連稱奇。
方原望著空陸兩方正在訓練的炮兵營,還有無人機戰隊,卻獨獨不見了火槍騎兵營的影子,愕然問,“赤古臺的蒙古人呢?”
景傑忙解釋說,“赤古臺說,練習騎戰的最好法子就是實戰,帶著兩百個蒙古騎兵,還有一百天雄軍的騎士,到關外的集市溜達去了,順便也瞧一瞧能不能將老大的香水瓶子賣去關外。”
方原又問,“馬匹採購齊了?”
景傑如實的說,“赤古臺與一個蒙古部落達成了買賣協議,2萬兩銀子買了500匹戰馬,需要的話,再買1000匹也是可以提供的。”
看來收服了赤古臺,對這支新式陸軍的建設真是事倍功半,沒有他想在這麼短時間內形成強大的戰鬥力,那是天方夜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