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石像說到底也是死物,我們還是先進去再說吧,我們此次主要任務是取劍探墓,時間不多了。”
搞明白了石像的事,一聽惜君這麼說,我們三個大男人覺得也是這麼回事兒,就立刻著手起來。
惜君轉頭一看石門,門上光溜溜的,沒有機關提示,就連凹槽也沒有,又說道:“這,這門怎麼進啊?上面什麼都沒有?”
張之仁和李牧之互相點頭對視,二人分別走到了應龍石像的對應的位置,申手探入了應龍石像的口中動了動,不一會兒,轟隆隆的沉悶巨響聲傳入耳中,眾人眼前的石門伴隨著塵封千年塵土碎屑緩緩升起。
“就這麼簡單?”一旁的惜君驚訝的問著。
或許,她覺得這種墓穴機關過於簡單,但一般墓穴的入墓機關都相差不大,不過呀,簡單歸簡單,可如果一旦遇上個難啃的,有時甚至能難到要了自己的命。
對於剛剛惜君所問的話,李牧之沒有做出解答,只是捋著他那幾根兒幾乎看不見的鬍子笑著,而一旁的張之仁卻說:“夏姑娘,以前的人可沒我們這代人聰明,可話又說回來,同樣,古人的智慧也是我們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都散開。”
待張之仁話音剛落,我大叫聲,就在我們說話的功夫,石門已經上升到了牆頂石壁的夾縫裡了,聽我這麼一叫,李牧之,張之仁,惜君都各自閃身到了石門兩邊的石壁旁,十墓之中有九墓的機關都是在墓門開啟的一瞬間啟動的,比如說什麼毒箭,毒氣,地井之類的。
過了約有一分鐘左右,煙塵散去,呈現在眼前的是漆黑一片,而後,我從揹包裡掏出了一支早已裝有照明彈的訊號槍,啪的一聲響!我扣動了訊號槍的板機,照明彈射出槍膛的一霎間,身後伸手不見五指的墓室瞬間由黑暗變為白晝。
墓室照亮,我小心翼翼的探出一半臉,仔仔細細的打量著墓室周遭,墓室約有五十個平方左右,兩側牆壁,腳下地磚看著也不想有機關的樣子,四周空空如也,從我們身處位置正對面依然有一面石門,而室內中心處則擺放了一口石棺。
見此無事,我率先走進墓室之中,隨後,眾人依次進入。
進入墓室,我向著石棺走去。
“魚腸劍冢也好,闔閭墓也罷,可在此墓冢之中怎還會有這種墓室?”張之仁疑惑的說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咱們想不到的多著呢!”
“李大師,說的是,晚輩淺薄了。”張之仁回道。
等我走到了正中心,我打量起了眼前擺放的石棺。
有意思,為什麼說有意思呢?因為以棺為中心的十平米之內,都是土地,而不像剛進墓室或是之前的箭海大陣都是古老的石磚地,而且棺的四個角落都有一條成年人拇指般粗細的精緻鐵鏈禁錮著,就好像有東西會從棺中出來一般,而且從地下的土中還長出很多長短大小不一且類似樹木根莖的植物,這種植物通關棺上的細孔直接進入了棺中。
“咦?”
一旁的惜君疑惑一聲,緊接著說:“大哥,這是什麼情況?葬棺還有這種葬法?墓室沒有陪葬品也就算了,人死下葬本就是死者為大,以逝者為尊,可是這口棺槨拴著鐵鏈不說,而且還有樹木根莖探進棺中?”
惜君所問也正是我疑惑的地方,我下過的墓穴,沒三十也有二十五,無論是帝王冢還是諸侯墓,但以這種方式下葬的,我還是第一次見。
我和惜君盯著眼前棺槨之際,身後的李牧之說道:“我觀此棺,正是以五十七,四十二,六十的尺寸為主,這是標準的成人型棺槨,可這以鐵鏈與樹莖的方式,老朽也是生平僅見,而且經我觀察樹莖之所以能進入棺槨內,實屬人為之,歷史上也曾有過地底植物破土而出盤踞棺材的事,可這口棺的孔洞大小均勻,尺寸分毫不差,分明就是在鑄棺之時人力所完成。”
說罷,李牧之又伸手輕輕的在棺蓋上輕輕點了一下。
“這是!”
就是這一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舉動,讓李牧之大為驚歎。
我和惜君齊聲問道:“怎麼了,李叔?有什麼不對?”
“夏劍聖,這棺槨並非石棺,而是鐵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