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進宮謝恩,雖然很清楚,在父皇心裡,他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可他既想活下去,就得懂事。
皇宮。
惠妃拉著小兒子雙雙跪在禦書房外,現在犯事兒的是她大兒子,她要不救他,這世上就沒人就沒人救他了,這是其一。
其二,若母親不救兒子,她這個母親,能算是母親嗎?
早上朝堂上的事她已聽說,皇上隱忍下去那半句話,稍稍動動腦子就能猜到是什麼。
老四是死是活,只在皇上一念間。
“娘娘,外面日頭大,皇上不想見任何人,您回吧!”皇上身邊一太監走出來。
“淵兒犯下滔天大禍,是臣妾這個做孃的沒教好,懇請皇上將臣妾一併處罰。”惠妃說得可真誠。
“娘娘,您這樣跪著不是辦法,就算您的身體熬得住,十三皇子也熬不住。”太監再道。
“不,我不怕,也不累。我要陪母妃,四哥是我親哥,我要給四哥哥求情!”十三皇子才7歲,遠未到換聲的年齡,聲音聽起來奶聲奶氣。
若是平時,惠妃肯定會說,其他哥哥也是你親哥哥,要對所有哥哥好,可此刻,她一個字也不想說。
太監默了一會兒,回房間複命去了。
皇上的話很快從房間裡傳來:“他們娘倆願意跪就跪吧的……”
四皇子究竟犯了多大的事?皇上的想法根本和群臣不同。
群臣想的,不過兩個案子,殘殺兄弟,陷害兄弟,外加道德層面有損。
皇上想的卻是:殺師紅綾必定是段嫣然,別人不知段嫣然回來了,他卻知道!一路保護段嫣然的人,必定是老四!
朕要殺的人,你居然敢護著,究竟有沒有把朕放在眼裡?!
更重要的是,刑部給皇上呈上的摺子裡,最末尾還交代了一件事:他們在京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四處民宅裡,居然又找到20多桶石脂。
刑部請示這20多桶石脂怎麼處理?究竟是交給工部還是交給戶部?
在皇上心裡,交給工部還是交給戶部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何這20多桶分佈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向內可炸皇宮,向外可炸城門,妥妥的是逼宮的佈局。
皇上在朝堂上那一忍,不是因為捨不得殺老四,而是,夏國開國以來,皇子犯錯,最多就是剝去皇子身份,終身監禁,殺無赦的幾乎沒有。
四皇子終於快把自己作死了。
關在刑部天牢最優渥那間牢房,他盤腿坐著,反複思考一個問題:
怎麼就輸了?輸得比上輩子還快?上輩子他關進這個房間比現在可要晚5年……
那時,他比現在蠢。
所以,聰明不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