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瞳孔猛的一跳。
那時很小,她被送入皇宮做公主的伴讀,和同期的皇子們極熟,其中就包括夏木徹。
從某個程度來說,也算親梅竹馬。
在她印象中,小時候的夏木徹很聰明,到後來,人越長越好看,腦子卻長廢了,該爭的不爭,對於皇子們暗潮洶湧的交鋒根本聽不懂,除了吃吃喝喝,還是吃吃喝喝。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廢物,一個早在很多年前,就應該像某些皇子一樣,早早見閻王,但他活下來了,還頗受寵。
此刻見他反擊,太子妃有種強烈的不祥預兆。
所謂咬人的狗不叫,夏木徹此刻給她的感覺就是平日不叫不顯山露水的狗。
果然,夏木徹絲毫沒有隻說一句就收的意思。
他接過宮人送上的濕帕子,仔細擦手,依舊是慢條斯理的語氣:“身為太子妃,別人不知道,您該知道,我們夏國的開國皇上,布衣出生,他的皇後也是布衣。”
夏木徹這話說得含蓄,什麼布衣,其實就是一農民,一農婦。
“還有我們席上每一粒米,每一根蔬菜,每一塊肉,都是農民伯伯辛勤勞作得來。小王認為,他們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應該珍惜食物,也實在沒有必要出口就看不起鄉下出生的人。”
夏木徹頓了一下,雖已看見太子妃臉色極不好,依然再加了句:“太子殿下,您認為呢?”
夏木徹句句在理,太子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也沒有反駁的必要,開口便認同夏木徹的話,再換個話題。
“長得有理,所謂一粒米一粒粟皆來之不易,所以,本宮建議,往後所有宴會,所有人當奉行節儉,菜餚可以適當少一點,每個人吃多一點。”
皇上點頭,伸手朝夏木徹一指:“朕希望你們以後能像長樂王一樣,能吃就吃,不浪費食物。”
“臣妾兒臣微臣遵旨。”眾人齊齊應。
這時,皇後再加一句,卻是對旁邊宮人說的:“待會兒的菜不急著上,等他們把桌子上的差不多吃完了再上。”
眾人心頭暗暗叫苦,每個人面前最麻煩的就是蝦。平日裡,家裡做蝦基本都是炒蝦仁,偏偏皇上喜歡水煮蝦,導致了每次宴席每個人都能分幾條蝦。
“剛不是羨慕別人剝蝦嗎?現在輪到你們了。”貴妃添一句,順便她己剛剝好的蝦叫人送到皇上那裡。
皇上朝貴妃笑了下,拿起筷子就吃了,順便再給貴妃回贈了一條沒剝的蝦。
貴妃糾結的看著那條蝦:皇上這是什麼意思,是叫她吃,還是叫她剝給他吃?帝王心,真難猜!
“太子妃最近在忙什麼?”皇後低頭吃菜,似不經意。
“回娘娘,臣妾每日讀書彈琴畫畫。”太子妃忙著答。
“反正也沒什麼事情,回去後把先祖志那段抄100次,抄好後拿進宮給本宮瞧瞧。”皇後道。
“是,臣妾遵命。”太子妃恭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