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好象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的一樣。或許這一切都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一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如果當時是剛好有一顆小行星撞到地球上,那也就沒有後來地球上人類的繁榮昌盛。如果是兩顆小行星都撞到月球上,都讓月球給擋住的話,那地球上現在還可能是恐龍橫行的時代,也就不可能有哺乳動物的發展,也就不可能有人類文明的誕生了。
從這一次恐龍滅絕事件中,我們再一次看到了月球對於我們地球的作用。月球不僅是一顆衛星,也是一顆和地球一起共同孕育生命的星球。’
趙中遙看著飛飛和天天還有曲玉倩就說了關於這一個第谷環形山的事情。全家人聽了之後,也覺得是非常的有意思,也感覺是非常的神奇。
不過,飛飛這時,就又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第谷環形山的命名問題。這個環形山就第谷環形山。這個名字好象一般人不太知道。不象是開普勒環形山那樣,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天文學家的名字。而第谷是誰,又怎麼會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座環形山呢!
飛飛想到這裡,就看著趙中遙說,‘老爸,這個第谷環形山的故事我已經知道了。只是這個第谷環形山的名字我還是不太熟悉。這個第谷環形山,應該是以第谷來命名的。可就是不知道這個第谷是誰,又為什麼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座環形山呢!這個第谷好象沒有多大名氣呀!為什麼不用一個比較有名的天文學家來命名呢?’
趙中遙聽了飛飛的話,就想了一下說道,‘你不知道第谷這個人,並不等於說人家不出名。其實,第谷也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天文學家。’
飛飛聽了老爸的話,就不解地說道,‘他出名嗎!他怎麼會有開普勒出名。怎麼不用開普勒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座有著重要意義的環形山呢?’
趙中遙聽了兒子的話,就笑了一下說,‘兒子,看來你對第谷瞭解的不多。你對第谷和開普勒的關係也瞭解的不多。要是你瞭解到第谷和開普勒是什麼關係,或許你就不會這樣問了。’
飛飛聽了老爸的話就不解地說道,‘老爸,這第谷和開普勒是什麼關係,你能不能給我講一講。’
‘好,那我就再給你講一些關於這個開普勒和第谷的事情吧!’趙中遙說完,就想了一下,他要回想一下,自己知道的,關於開普勒和第谷的故事。
趙中遙想了一會,就開始講了起來。飛飛和天天還有曲玉倩都又來到趙中遙身邊,靜靜地圍在他身邊,聽他講關於第谷·布拉赫與約翰尼斯·開普勒的故事。
‘公元十六世紀初,在丹麥,一個貴族出身的男兒——第谷·布拉赫,從小就嚮往神秘的天空,立志要成為著名的星占學家。為了能使自己對星星之謎猜得準確,他不辭辛苦,自制儀器,對天體進行了大量的觀測和記錄,逐漸進入了科學研究的軌道。
他得到了丹麥皇帝的有力支援。被聘為御用數學家。並可以利用當時最先進的天文臺,使他擁有了讓人羨慕的工作條件,他本人也受到了如眾星捧月般的尊崇。
他所測量的777顆恆星位置,在還沒有望遠鏡的時代,其誤差不多於4弧分,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蹟!他發現的一顆超亮度新星,被命名為“第谷新星”。新星的名字來自於它的發現者——第谷。
第谷被公認為近代實測天文學的創立者。
第谷的成功不僅在於觀測記錄了大量天體執行資料,而且還在於他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天文學家——開普勒,並把天文學研究的接力棒傳給了他。
出身於德國貴族家庭的開普勒,從來沒有享受到貴族的榮耀和奢侈,相反,他的一生一直與疾病、貧困為伍。同社會壓力、家庭不幸進行著頑強的抗爭,從一個神學崇拜者轉變成為唯物主義的天文學家。
不過,當第谷飲譽歐洲之時,開普勒剛剛嶄露頭角。他們雖然十分欣賞對方,但由於種種原因,卻無緣相見。
1600年2月3日。是天文學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開普勒經過艱難跋涉,終於應邀來到了第谷工作的地方——布拉格。
第谷的特點是目光銳利。身體健壯,生活奢侈、脾氣暴躁,一副權威相。他善於精確觀察,但缺少想象力,不相信哥白尼學說。
開普勒眼睛近視。身體虛弱,待人和藹,但他意志堅強,富有想象力。特別是他的數學分析能力在當時無人能比,他相信哥白尼學說的合理性。
然而共同的事業和目標竟使這兩個性格截然相反、能力各有所長的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第谷賞識開普勒的聰明智慧,開普勒敬重第谷的勤奮和聲望。他們倆一見如故,成了一對好朋友。
當這兩顆遨遊在天宇裡的“新星”相遇的時候,近代天文學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根據第谷所獲得的大量資料,開普勒經過分析推理。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開普勒也由此被譽為“天空立法者”。
如果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地積累資料,開普勒難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如果沒有開普勒的分析推理,第谷的觀測資料不知還會沉睡多少年。他們二人的合作真可謂是星輝月映,珠聯璧合。
只可惜他們相處的日子十分短暫。還不到一年,第谷就告別了人間。但是他們的友誼是長存的。開普勒時刻不忘第谷的臨終囑託,歷盡磨難完成了第谷未竟的事業,以告慰第谷的在天之靈。
而今,第谷與開普勒的故事已經成為人們有口皆碑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