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這種大型比賽,如果預賽小組是第一組的話,大部分情況下只有跑進前三的成績才有機會晉級。預賽的前面小組的運動員進入的狀態相對較慢,跑出來的水平比較低,如果不是前三,按照後面成績排序想進入下一輪複賽,機會就很渺茫。
當然如果是小組實力特別強,運動員狀態正佳,高手雲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為主管教練,麥紹強對於陳建是寄予厚望的,也不求能走到最後的決賽,能跑到複賽半決賽,聽到第二聲槍響,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李志忠的神情同樣有些緊張,臉上沒有表情,雖然還未輪到蘇祖出場比賽,但和麥紹強一樣也是揪著一顆心。
中國運動員能夠站住奧運會百米賽道上就已經是一種巨大的進步,而蘇祖比陳建背負著更多的壓力,作為當前國內短跑第一人,無論媒體還是大眾都對蘇祖此次的奧運之行報以巨大的期望。
這種一輪一輪的預賽,又不像足球聯賽還有個主客場,運動員的機會就只有一次,一旦失誤沒有發揮好,馬上就失去了下一輪晉級的資格,那時候空談什麼實力水平都沒有用。輸了就是輸了!
名氣越大,受到的爭議也就越多,被人攻擊痛罵的也就越多。因為,有些期望,辜負不起。
陳建站在起跑線前,只覺得微微有些目眩,心髒怦怦跳動的聲音,比任何一次都來得劇烈。
“真的是好多觀眾!”
陳建雙手扶著腰,長長地深吸了兩口氣,抬起頭環顧了一眼賽場,微微閉上了眼睛。
站在這最高的競技場,最巔峰的平臺,無數少年時的場景似乎突然浮現。
從十一歲進入鬥門少體校,十四歲進入粵省體育學院田徑隊,二十二歲進入國家隊,十幾年的時間,一路起起伏伏。
2000年和2001年的兩個全國錦標賽冠軍,2001年九運會前的那一次左腿跟腱拉傷,2002年進入國家隊參加釜山亞運會,2003年亞洲錦標賽,一場場訓練,一場場比賽似乎一瞬間都從腦海裡掠過。
有冠軍的欣喜,有受傷的落寞,也有被人超越的痛苦和無奈。
但,終於走到了這裡。
“應該不會有電視直播吧?”
陳建腦海裡突然浮現了一個不相幹的念頭,其實這麼多年的比賽他也知道,此刻大會現場肯定有央視的衛星直播和解說,不過,不會針對百米預賽,可能是其他的專案。預賽的話一般不會出現在電視上,至少也得半決賽才有機會。
大概,我們這些人裡,或許蘇祖有機會吧。
又是一聲長長的呼氣聲,陳建知道,他緊張了。
當站上預賽第一組第九條跑道上的時候,腦子裡的雜念就控制不住地往外蹦。
參加過了這麼多次的比賽,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手腳似乎都在顫抖著。
“冷靜!冷靜!看著終點線,什麼都不要想!”
又重又長地呼吸著,陳建一遍又一遍地安撫著心中的有些焦躁的情緒,賽場上國際通用的口令聲響起。
“on r 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