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餘壯輝在以10.51秒重新整理了全國100米紀錄,提升了百分之一秒。
1984年,浙江名將鄭晨把全國紀錄提升到了10.43秒。
1985年在雅加達舉行的田徑亞錦賽,鄭晨以10.28秒奪冠,並重新整理了由日本運動員飯島秀雄創於1968年的亞洲紀錄10.34秒。
1986年,18歲的四川小將李濤在首屆亞青賽上再破亞洲紀錄,成績10.26秒。
時間進入90年代,廣西飛人陳文忠再次三破全國紀錄——1992年跑出10.24秒,1996年同一大賽先後跑出10.21秒、10.20秒。
一直到1998年江西飛人周偉把中國男子百米帶進10秒2——1998年6月6日在北京創10.17秒全國紀錄。
中國男子100米的追風之路,按原來的軌跡,這個全國紀錄直到2011年才會被人再次打破。
而這次,在原來全國紀錄的五年後,蘇祖重新將這個紀錄成績往前提升了百分之三秒。
五年來,我們的運動員一直以曾經的前輩為榜樣,以打破全國紀錄為目標,從未懈怠。
五十年來,我們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立了中華體育總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大國、強國,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民族面貌。
“該去致謝觀眾了。”
陳建看著蘇祖木愣在那裡,神情有些複雜地走到蘇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哦哦,好。”
蘇祖被陳建提醒了一下才回過神來,勝利了怎麼慶祝都無所謂,不過場內觀眾本來就不算多,他需要的就是跑到觀眾那邊的向他們示意,感謝支援。
“還是輸了!”陳建看著蘇祖在他提醒後,繞路跑到靠近賽場一側的觀眾席揮手,有幾分懊惱,不甘,灰心,又有些釋懷。
他的成績,10秒17,平全國紀錄。
如果沒有蘇祖出現,這會是一個很輝煌的成績,但現在,卻變得有些尋常。
競技體育,大家記得的只會是第一。
他已經盡力了,這是他職業生涯在正式比賽離跑出的最好成績,但強中自有強中手,和蘇祖的這麼多場比賽裡,他也漸漸感到無力。
不是他自認水平無法趕上,而是,蘇祖在各種比賽中那種令人絕望的穩定狀態。
有點像參加的世錦賽裡,面對的那些頂尖歐美黑人選手,那種差距,不是他努力就能彌補得上。
這個他背了好幾年的第一,一路被沈運保,楊光宗,尹航朝,劉洋等諸多國內好手連番挑戰,終於在這次全錦賽的決賽裡,痛痛快快交出去了。
“現在,我們的位置互換了啊,我不在是擂主,而是挑戰者了。”
觀眾席上,餘立偉手裡的大半個漢堡“啪”一下掉在了地上,張大了嘴,看著計時牌上的成績,臉上滿是不可置信之色。
“破了,真的破了,這是新的全國紀錄!”
“老陸,你知不知道,這個全國紀錄我們以為將會很多年都不會有人能夠打破,這已經是當前國內男子百米短跑的最高水平,上溯一二十年,有一代代優秀的運動員,但也就只能跑到10秒17為止了。”
“今天,終於打破了。五年前的全國紀錄出來的時候,我在現場看著。沒想到五年後,這個紀錄再次被人打破的時候。我餘立偉,還在現場見證了。喂,老陸,你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