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19?!
聽到這個成績,蘇祖臉上剛還有幾分興奮之色,唰一下消失殆盡。
“我在進步,但別人同樣也在進步。”
蘇祖回身看了眼跑道,第四組的選手已經跑完,遠遠的在終點線外面。視線裡好幾個人影閃動,他一時也沒看見陳建在哪裡。
蘇祖從年初就聽到了許多陳建今年狀態很好的訊息,訓練中有接連跑出了幾次10秒20左右的成績。
從二三月份的室內賽到田徑大獎賽羊城站,這幾次比賽,雖然蘇祖贏了,但這些比賽級別都比較低,室內賽比的又是60米,其實差距極為有限。
至於說陳建在8月份的世錦賽止步於預賽,這個是大家一早就預料到的,無論誰去其實都差不多,現階段國內選手的水平和世界級的一流水平還是存在較大差距。蘇祖心心念唸的也是想去見識一下當前國際頂尖的運動員水平。
蘇祖和陳建還有楊光宗等其他隊員,平常百米訓練,各自有自己的主管教練,技術風格也不相同,平常都是有分開的。只有在做接力賽訓練的時候,大家跑圈練習交接棒,才會一起訓練。
雖然平常基本不會在隊內比賽,一起練百米,但彼此熟悉後,蘇祖也明顯感覺得出來,陳建在百米的實力是超過楊光宗和沈運保的。
他替補跑第四棒的時候,第三棒由沈運保來交接棒和由陳建來跑,他需要的啟動速度明顯不一樣。
沈運保在六十米後速度就落了下去,但陳建五十米到八十米還保持著速度的高峰。他接兩個人的接力棒時,這種個人感覺尤其深刻。
陳建是今年剛好22周歲多些,差不多在23周歲,排除一些特殊因素,正是一個短跑運動員的巔峰年齡。也正是被眾多人看好,能夠跑出好成績的階段。
沒想到上半年陳建一直在各個比賽中沒有爆發,終於等到了下半年爆發了。
而且這一爆發就跑進了10秒20這個檻。
這是國內田徑男子100米專案的一道門檻,從1978年國內電子計時開始到現在,能夠跑進10秒20的短跑運動員不過只有一個人。
“這下穩了。”
在比賽區不遠的觀戰臺上,餘立偉一下子就從座位上蹦了起來,臉上笑得像是長出了花似的。
“兩個a標,兩個a標,明年咱們這個男子百米專案破天荒的能夠有兩人參賽了。我原本想著要是明年奧運會確定名單的時候,還鬧出世錦賽這個事,那不管怎麼樣都要把推蘇祖上去,沒想到啊,他自己夠爭氣,直接給了我一個a標的成績。嗯,陳建也不錯。老陸啊,你這次退得早了啊,這樣的好弟子幹嘛不多帶帶。”
在餘立偉身旁的座位上,正是有一段日子沒有出現在田徑場的陸建明教練,一張不茍言笑的面孔,此時也浮出了幾分欣慰的笑容。
“不爭了,我好強了一輩子,到現在還有什麼看不開的。這個李志忠教練來的時候,我就看明白了。他是個有水平的,我一把老骨頭,除了資歷能壓他,還能拿出點什麼東西,犯不上……我陸建明當教練的時候用的是部隊裡那一套,已經過時了,現在的人不比從前。你看看,蘇祖在我手裡這幾個月和在李志忠手裡,同樣是好鐵,我就沒能打不出好鋼啊。”
“嘿,你個老頑固,也有低頭認輸的時候啊,還真準備退啊,你要走了,這以後誰再來撐我一把。老馮的手裡牌可比我多啊。”餘立偉指了指陸建明,臉上興奮之色稍退,重新坐了下,長聲感嘆道。
“你們吶,唉,大家原來都是運動員出身,現在爬上來了,就和其他人一樣,開始玩爭權奪利那套了。有意思嘛?!搞好我們國家體育建設才是根本。你還要什麼牌,有一張好牌在手勝過其他千百張。”陸建明瞟了眼餘立偉,神色淡淡說道。
“算了,不說這個了。提起來也沒勁,你以後就安心做你的裁判吧。”餘立偉搖了搖頭,將話題轉移,“對了,你不去看看你的這位弟子,怎麼說當初也是你在中運會挖掘推薦給我的。這師徒名分沒了,總還有個舉薦之情吧。”
“別說得那麼好聽,我就是個過渡人物。再等等,看晚上的決賽怎麼樣吧。”陸建明目光看著賽場,無聲地嘆了口氣,似乎有些失神。
……
“陳建這狀態真是爆發了啊。”
李志忠看著男子100米預賽的成績出爐,陳建以10秒19的成績高踞第一位,忍不住一陣感嘆。
“嗯,他今年狀態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