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喊了三聲,卻無一猴敢於站出來,全場歸於寂靜。
就在這時,石猴站了出來,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端是個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王遣入仙宮。
你且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喜不勝收,卻是重新越出了這水簾洞,將裡面的一應物什告於外界的猴群聽,個個是抓耳撓腮,一副猴樣卻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石猴的帶領下,這些個猴群紛紛躍入了其中,見得其中陳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
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
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
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
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只見那猴群中突兀的跳出了一隻通臂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
猴王聽聞此言,急切問道:“你知那三等人?”
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
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
而就因為此言,一個後世名傳萬古的齊天大聖,就此正式出世,只是這求道之路,可不是這般好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