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堅信的一點就是,活著才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死亡不過是逃避現實的一種別往方式罷了。
而在這之前,他要好好的完成嬴政佈下的任務,這十二金人在日後的伐天之戰中一定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嬴政才會對自己全盤托出計劃。
不,或者說自己不過是擁有了知道某些事的資格,整個全盤計劃僅憑他現在是不可能知曉的。
唯一有資格知曉的,除了陛下之外,也就只有身隕獻祭了大秦龍脈的呂相呂不韋了。
至於為什麼要將這件事告知李斯,不過是為了讓李斯不要翫忽職守,濫竽充數罷了。
而且以李斯的身份,也足以接觸到這些事情了,雖說李斯的修為有點看不夠,但對於某些事情的決策,嬴政還是很放心讓他去辦的。
不然也不會留他到現在了,他的身邊不會養廢物,有野心可以,但也要有相應的能力。
李斯是一個,趙高也是一個。
只是越是這樣的人,嬴政就越喜歡將其握在手中。
因為他們的辦事能力一絕,為了達成自己的野心會無所不用其極。
而他嬴政有著完全掌控他們的資格與能力。
它們就如同一柄鋒利的劍,劍能傷人,也能傷己。
一個不好,長劍嗜主,後果就不堪設想。
只是他嬴政不怕,這天下都是他的,區區兩個小人物又能奈他如何。
乖乖為他辦事,還能滿足他們一時的野心,若是不肯聽話,很簡單,唯死而已。
這便是他,被譽為萬世唯一的秦始皇,他的霸道,王道,彰顯著他孤傲的一生。
有人曾評價他為:以前沒有,以後也不一定會有的人,他是真正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就以這伐天之舉來說,恐怕沒有哪一位人間帝王敢做了。
根據嬴政傳下的圖紙,十二金人的鑄造有條不紊的繼續著。
期間還有諸多百家之人來到鹹陽探查。
這些大多都是百家中隱藏的高人,想看看嬴政這個暴君到底要幹些什麼。
沒錯,就是暴君,即便他被人族氣運承認,他們這些源自六國的百家之人都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樣的一位君王。
老實來說,真正能夠以平淡之心去看待嬴政的,很少。
起碼這些來秦國查探的人,就是對秦皇嬴政不滿的人。
在這些人看來,秦始皇嬴政是打算用這十二金人,演化十二地支,化作一尊大陣,守護大秦,鎮壓大秦的氣運。
這一發現讓他們不禁嗤之以鼻,大秦的氣運又怎麼是這種古陣能夠輕易鎮壓得住的。
嬴政終究還是太過年輕,對於這種事情還是沒有足夠的決斷,一個殘破的古陣就能鎮壓住這樣龐大的氣運,那要他們這些人族先賢幹嘛。
要知道,人族的氣運乃是相連的,而他們人族先賢的存在意義之一就是看護人族氣運。
望著碩大的十二尊金人,他們全都笑著搖頭離去了,所謂的亂世明主終究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