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劉備率領大軍終於返回益州,然後就是命令閻圃鄭度法正馬良四位軍師探討商量寫下了一份昭告天下的檄文。
並且在檄文下面寫下了所有文武百官的名字,意思就是所有人請求劉備稱漢中王。
當然,馬超和裴楓的名字在最前列,並且後面都有他們的身份介紹,不用想也知道,這個檄文發出後,裴楓立馬就會名揚天下,他本來就是威名赫赫的猛將,現在又讓別人知道他乃是朝廷尚書列候的第三子,這可就不得了了,草莽出身就算再厲害也不算什麼,王公子弟有這麼出眾的本事那就太萬眾矚目了。
聯名書這個事情劉備早就命人通知了下去,所以每個將領心裡都是知道的,裴楓自然我不例外。
裴楓心裡有些無語,不用想也知道是諸葛亮的注意,自己這個身份終究還是被諸葛亮給利用了,怎麼說呢,謀士謀士,計謀跟狐狸一樣,狡猾的很啊,一點好處都不會放過。
沒有辦法,裴楓就算不願意也沒折了,這可是關係到劉備稱漢中王的事情,他也不好意思開口說不能用他的身份。
就這樣,沒過幾天劉備就昭告天下了,並且各處城池都貼滿了檄文,劉備在益州自稱漢中王。
並且設立了封賞臺,親自冊封了五個大將為侯,分別是威侯關羽,恆侯張飛,忠侯趙雲,錦侯馬超,冷侯裴楓。
除了五侯之外,還設立了十二驍將,分別是魏延,文聘,嚴顏,孟達,廖化,張翼,霍峻,黃權,吳懿,吳蘭,夏侯蘭,習珍。
這十二個驍將並不代表是劉備帳下最厲害的十二個部將,劉備帳下還有一些實力不錯的驍將,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落選了,劉備也給出瞭解釋,那就是十二驍將在收服荊州諸多城池的時候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所以封為十二驍將以此來紀念收服荊州城池的艱辛。
而習珍沒有參加收復荊州城池的戰役,但是因為以前有過不錯的表現,讓劉備至今記憶猶新,所以特別加上了一個他。
沒有人對這個有意見,因為裴楓帳下那麼多部將也就只有一個習珍入選了,怎麼說也可以說的過去。
劉備對外宣稱成為漢中王,曹『操』自稱魏王的檄文也昭告了天下,緊接著是孫權自稱吳王,檄文也發放了出來。
曹『操』還成立了十二金甲神將,個個都是頂尖大將,每一個都兇悍無比。
孫權也不甘心落後,弄了一個十八金剛大將,聲勢非常大。
至少人數上面壓了曹『操』和劉備一頭。
劉備曹『操』孫權三人紛紛稱王的事情在華夏掀起了巨大的風波,有叫好的有謾罵的,各種評價都有之。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激烈的評論聲音緩緩減少,最後變成徹底沒有,普通百姓漸漸適應了,畢竟生活才是最重要,誰稱王和他們關係不大,只要不欺壓和壓榨他們就可以了。也只有上流社會得人才會和朋友的交流中談起劉備三個梟雄稱王的事情,然後逐一評價他們,最後流傳出三個人的評價,曹『操』是『奸』雄,劉備是梟雄,孫權是英雄。
曹『操』之所以是『奸』雄,還是因為許子將的話,許子將在汝南主持一個“月旦評”,即每月月初開一次會,評論當時人物,影響極大。凡是得到許子將肯定或讚揚的人物,身價即刻大增。曹『操』問道:“您看我是怎麼樣一個人?”許子將笑而不答。曹『操』再問,許子將說出這樣一句話:“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罷大笑。這就是曹『操』“『奸』雄”稱號的由來。
本來這件事情流傳不是很大,畢竟因為當然曹『操』沒這麼大的影響力,現在的曹『操』可是超級霸主,稍微震一震腳,地都會動三下。
現在曹『操』稱王,他『奸』雄的事情徹底流傳開了,也傳到曹『操』耳朵裡,曹『操』不但不生氣,反而很開心,因為許子將給他的點評是『奸』賊而不是『奸』雄,是他自己改的,並且四處放出訊息的,果然起到了作用。
現在徹底流傳開了,不是也得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