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笙的話,不僅讓校長辦公室裡的空氣安靜了。
也讓a班教室的空氣都跟著靜下來了。
說實話,之前聽到陸笙說,她已經在電話裡拒絕過三位教授了,她也沒想到三位教授又趕到江城來找她。
這話怎麼聽都很凡爾賽。
甚至不少人都覺得,雖然陸笙語氣聽上去挺平淡,但真的很像在裝逼。
畢竟放眼整個華國,哪個高中生能有這樣的排面和待遇。
這三位教授,走到哪裡不是被人敬仰崇拜,只有被人簇擁仰慕的份兒。
有這個榮幸被他們看上,三位大佬還上趕著想把特招的推薦名額給自己,誰會拒絕這樣的機會?
而且教授們還都是專程趕到江城來的,一個個都言辭懇切,還都給出了讓人無法拒絕的心動條件——
這要是再拒絕,就真有點給臉不要臉了吧?
可偏偏,陸笙還真的又一次當面拒絕了。
但是,當班上的人聽到陸笙說完自己的理由,都不由得沉默了。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因為步入大學,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誰都想考上最好的大學,選擇專業也都很慎重。
但選擇專業的時候,大部分人最先考慮的是學習這個專業前途發展如何,少部分人考慮的是自己感不感興趣。
他們幾乎從來沒有聽身邊的哪個人說,自己選擇某個專業是想要最大程度地為社會做出貢獻的。
“我希望,我以後就讀的專業有一種更深刻更普及,甚至有著能夠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的作用。”
“所以我想,如果之後我能在這方面學習到某些東西,做出某些貢獻。”
“那以後,或許我就能為保護千千萬萬人的權益出一份力。”
a班的人在教室裡聽到這些話,都不得不萌生了一種感受——陸笙真的格局很大。
在這個班裡的人,都是盛景整個高三年級成績最好的。無論是誰哪怕是最後一名,放到其他班裡也能直接當第一。
而且a班也是富家子弟最多的。
班上的人家裡都很有錢,從小生活優渥養尊處優,也都比較傲氣。很難發自內心地覺得哪個同齡人優秀,只會暗戳戳相互攀比。
不過這一刻,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他們和陸笙之間的差距。
差的不只是成績和能力,還有格局和眼界。
當他們還在因為獲得一點成績和榮譽沾沾自喜,或是糾結大學選擇什麼專業更有前途能賺到最多錢的時候,陸笙早已從這種層次中跳脫出來。
能力是最強的,又有一顆積極且悲憫的心。
——
辦公室裡。
陸笙把自己選擇法學的意願以及原因說出來之後,吳安民、季唯延和彭鴻遠也都是很受觸動。
季唯延雖然惜才,現下也只能有些遺憾地開口:“果然,你這孩子啊,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