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宗,聖劍門和雪花聖地,已經擺明瞭姿態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剩下的儒道尊宮和風之王國,要麼選擇結盟,要麼選擇聯合起來和以劍道宗為首的三聖地對峙。
以二對三,而且不管是強者數量還是綜合勢力亦或者人心大勢等諸多方面都處於劣勢的儒道尊宮和風之王國,看起來似乎並沒有比結盟更好的選擇。
而儒道尊宮和風之王國卻並沒有選擇這條在旁人看來最順理成章的路。
聖劍門已經釋放出了明確的敵對氣息,但蘇半城帶領的儒道尊宮使團依然沒有停下腳步,半個月後來到了聖劍門所轄之地的邊境線上。
當那名當初能夠和姬野一爭高下的年輕書生看到邊境線上那密密麻麻的劍修時,繞是心志堅毅如磐石的他,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函谷關一戰,聖劍門讓世人見識了驚人戰力的同時,也損失慘重,按理來說,已然傷筋動骨的聖劍門,沒有幾代人的時間來休養生息,是不會再有力量來抗衡儒道尊宮和風之王國的,這也是式微界眾人心裡猜測的聖劍門選擇和劍道宗結盟的原因。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儒道尊宮才會讓蘇半城帶著數百名精銳修者去聖劍門提親。
和其餘聖地不一樣,在儒道尊宮,新一任的儒聖人不是由上一任儒聖人指定的,而是透過長老會選拔出來的,因為儒道尊宮有十三名長老,每一次議會時都在一個不知存在了多少年的圓桌上,所以又叫做圓桌長老會。
圓桌長老會在儒道尊宮擁有極大的權利,包括罷免和選拔儒道尊宮之主。
接連二連三的失敗,讓儒道尊宮圓桌長老會對儒聖人失望透還沒將他罷免,但有訊息傳出,已經有七名長老或明或暗的提出,要將儒聖人罷免,並且已經將此時提上了程。
儒聖人的下臺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而聖地不可一無主,一旦儒聖人下臺,圓桌長老會就會確定新的儒聖人。
能夠勝任此職位的人選,只有寥寥三人。
本來蘇半城雖然呼聲最高,但最不被看好,因為他太年輕。
但雪千千和聶千柔先後執掌雪花聖地和聖劍門,如同兩道驚雷,讓儒道尊宮所有反對蘇半城繼任儒聖人之位的人噤若寒蟬。
雪千千二十六歲,靈虛境初期,成為雪花聖地宮主。
聶千柔二十三歲,一修為盡散,和凡人無異,卻執掌強者林立的聖劍門。
更何況,兩人都是被儒道尊宮眾人都看不起的女流之輩。
既然她們都能執掌一方聖地,那比她們更強大更優秀的蘇半城,如何不能成為新一任儒聖人?
這是一個野花盛開的時代,這是一個故人老去新人輩出的時代,這是一個屬於年輕強者的時代。
那個總是被神秘和黑暗氣息籠罩的圓桌議會,終於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讓蘇半城帶著使團,去聖劍門提親。
提親的物件,自然是聶千柔。
而聶千柔此刻已經是聖劍門門主,與之相匹配的,自然也只能是儒道尊宮的儒聖人。
從蘇半城帶著使團出發的那一刻,儒聖人就已經放棄了最後的掙紮,向議會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不管蘇半城是否能夠提親成功,回來後,都將成為新一任儒聖人。
儒聖人之位已經成為囊中之物的蘇半城心大好,風得意馬蹄疾,提前三天時間來到了聖劍門邊境,卻沒料到等待他的,不是聖劍門隆重的歡迎和笑臉,而是數千名強大劍修,以及數千把寒氣森森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