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承認他的偷盜技術很好,但是……
江湖很大,比他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他很有自知之明。
在偷竊過程中,他揚了名,卻也得罪了不少人。
那些人,想要他命的有很多,也有人打算將他扭送到官府,但是無論是哪種選擇,在他看來都一樣,都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結果。
更不用說,這次古淨暖帶來的訊息。
兩百年前羲和公主的墓穴……
舒辰溪心立刻繃緊了。
大齊在兩百年前建立,開國皇帝曾經是前朝大周的大將軍。
有謀朝篡位的意思,但是當時開國皇帝是大周的駙馬。
所以這一茬也沒多少人提了。
當初的皇子們的訊息沒有多少流傳下來,但是大齊的第一位皇帝的確是接受了前朝最後一位皇帝的遺詔。
而羲和,據說是開國皇帝明嶽忠皇后的皇姐。
哪怕史官或者是文人,都對當初的歷史著墨不多。
當初的歷史,配角流傳下來的也只有羲和一人而已。
但是歷史流傳著變了味,有許多版本。
羲和是長公主,傳聞當初文德皇后與開國皇帝的親事便是羲和促成的,羲和謙明仁愛,在當初的皇子奪嫡中,選擇置身事外,但被一位皇子拉入奪嫡的風波中,被當時的皇帝訓斥而病,再加上內憂外患,羲和鬱鬱而終。
這只是一個版本,也有說羲和是被一位皇子暗殺,或者是愛上普通人最後隱居。
舒辰溪直接將最後一條略過去。
太扯了。
按當時的情景,舒辰溪猜測,這位公主,的確是患了憂疾。
留下來的正統文書裡,都表明了羲和是一個怎樣的公主,從封號也能看出來羲和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當時大周內憂外患,皇子們卻只顧著奪嫡,而不管不顧異國熊熊燃燒的侵略之意。
大周最後一位皇帝算是明君,不太可能出現訓斥羲和的情況,畢竟他從文書上也猜出來羲和是一個聰明的女子。
奪嫡的風波羲和絕對不會摻和進去。
在羲和死後不久,北祁大兵壓境,兩個月就一路攻入了大周的都城。
可以看出來當時大周的內部環境差到了極點。
最後開國皇帝率領一支軍隊,從南方邊境北上,收復失土。
開國皇帝明嶽忠最初與文德皇后成婚,居住在都城。
明嶽忠是將軍府的後人,最初在南方鎮壓邊境,成了駙馬沒有實權後不久,就是戰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