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又問道:“為什麼呢?你為什麼會希望這世界有輪迴,活在當下難道不好嗎?”
“人們都想著有來世的話,就會可以去做許多事情。”
“善惡如果不是發自內心,會讓世界變得很複雜。”
織田希聖懶洋洋的說道:“那又怎麼樣,有沒有來世,和人活在當下是個什麼樣子有關係嗎?”
“你告訴他們做好事,下輩子就會有好報,就大家都會去做好事了嗎?”
“不見得吧,反而會有人心存僥倖,我前半輩子當惡人,後半輩子裝模作樣行善。”
“這就像是一道加減乘除的數學題,算好功德值,沒事去燒香拜佛,不光這輩子快活,下輩子,下下輩子都快活無比。”
這“佛祖”突然有點啞口無言。
織田希聖繼續說道:“這世界上從不缺少聰明人,不讓他們知道規則的存在,那不就行了?”
“從生到死都不會知道規則的存在,時間上也就來不及去找規則的漏洞。”
“所有的功過都會成為定數,這樣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公平。”
“用另外一個國家的話來說,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
佛祖一想好像也是這樣的,又問道:“這樣的話,我們把賊殺光不就可以了,在當世執法,創造一個極樂世界,這遠比創造出一個來世更加有意義不是嗎?”
織田希聖搖頭道:“你喜歡紅色,我喜歡白色,誰來成為那個制定規則的人?”
“是依靠所謂的少數服從多數,還是少數決定多數,又或者各自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
“一個人的三觀是其基因、教育、成長環境,以及後天所經歷的事情共同決定的。”
“殺人,你殺的完嗎?就算用現代的標準車間來生產工業產品,也會出現殘次品。”
“何況是這千變萬化的生活呢?”
“極樂世界,代表的應該是一種積極向上,寬容的美好願景,就像是傳說中的自在天。”
“從心所欲方能極樂,可是這心和欲也應該在一定的框架之內。”
佛祖總結道:“從心所欲不逾矩嗎?”
織田希聖露出一個大拇指誇讚道:“佛祖就是佛祖,說話都這麼有水平。”
佛祖突然想到這傢伙說了半天,還是沒說他為什麼期待有輪迴。
織田希聖想了想,答道:“因為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輪迴啊,我希望有,萬一我死了呢?好歹也念了這麼多年經,燒了這麼多年香,最近也做了這麼多好事。”
“甭管我是不是誠心的,反正我沒幹過壞事,我底子乾淨。”
“有輪迴的話,你說下輩子我是不是得投個好胎啊。”
佛祖那張充滿禪意的臉上似乎有點抽搐,停頓了半響,才說道:“那你和你口中說的那些聰明人有什麼區別?”
織田希聖一摸腦袋,說道:“區別大了,因為我對自己夠狠,這輩子就算是個假好人,也是天天在做好事。入了輪迴,喝了孟婆湯,因果一斷,下輩子就是新生,誰也不欠誰的。”
佛祖怒問道:“你就這麼確定自己幹了好事,萬一好心辦壞事呢?”
織田希聖微微一笑,答道:“所以我一定要做那些影響不那麼深遠的好事,積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這是馬克思說的。”
佛祖那低垂的眼皮微微睜大,也不知道是頓悟呢還是生氣。
“你到底是不是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