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按勞分配,還是多種分配製度並存,都是沐初晴在那個世界讀書時背下的順口溜,如今隨口說了出來,根本沒想到日後會這個世界上産生那麼大的影響。
馮家村的人聽著沐初晴的話,頓時鬨然大笑,這個沐娘子說起話來還真是有一套,有威嚴,但是也不像鎮上的那些老闆一樣端著一個臭架子,更重要的是……給!錢!多!
“沐娘子,能給我們講一下你說的保底、獎金、懲罰分別是什麼嗎?”一個馮家村的青年男子高聲道。
沐初晴笑著開口:“保底,顧名思義,我會規定一個最低的工作量和成品率,只要兩個指標都達到,那你就能拿到在外面謀生獲得的月錢和兩倍,不論是工作量低於這個最低工作量,還是做出來的差次品太多,成品率低於最低的成品率,那麼很抱歉,我會給你一次改過的機會,這個月的保底錢照拿,但是若之後還出現這種情況,下個月不僅保底錢就沒了,瓷窯中也不會留你。換句話說,你若是不正經幹,那你最多能幹兩個月,而我還會抹去一個月的工錢,因為你不僅有兩個月沒達標,還浪費了瓷窯中的材料與資源!”
“獎金,自然是與你對瓷窯做出的貢獻掛鈎的,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做出來的瓷器負責,你負責的瓷器賣得多,口碑好,那你在拿了保底錢之後,每多賣一個瓷器,都能從紅利中抽取五成利益。賣的越多。抽取的錢也就越多。自然,為瓷窯創造的利益也就越多,我們是雙贏!如果你負責的瓷器品質、銷量、口碑皆是上乘,那麼你最後從瓷窯中拿到的錢沒有上線,你為瓷窯掙得越多,也給自己掙得越多。從目前來看,這樣的分配模式,於你,於我都沒有壞處。”
人群中頓時又是一陣嘩然,他們沒想到面前這個沐娘子居然這麼大氣度,捨得將一半的紅利讓出來,真是大手筆!
自然也有一些明白的人懂了沐初晴的意思,沐初晴這是透過這樣一個看似公平的方法將所有工人的積極性都調動了起來,瓷窯若想越做越大,這樣做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了,這樣做極容易將瓷窯做崩,一般的東家都會將一個東西把握在自己手中來挾制工人,有人拿的是契約,有人拿的是秘方,不知道這個沐娘子有沒有留後手,又是留了什麼後手?
“我既然今日敢同你們這麼說,自然就是做好了準備。實不相瞞,關於制瓷,我有一種神秘的材料,只要在制瓷胚的時候加進去,出來的瓷器品質就能提升上去,若是沒有這個材料,你們製出來的瓷器還會是和之前一樣。我會根據制瓷的數量和大小來嚴格把控這種材料的數量,你們懂!就算日後有人仗著手藝想單幹……呵呵。”
沐初晴的笑聲讓之前心中剛生出一些不軌之心的人大汗淋漓,只聽得沐初晴輕描淡寫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大家都懂。你們只需要將之前在瓷窯中制瓷時的本事都用上,我會在瓷窯燒好之前講一些需要燒制的圖形樣式畫出來,你們選出自己最順手的來,照著圖紙先燒制一批看看,若是可以,那就正式開工。”
“那麼現在,有多少人願意留在瓷窯中幹活的,都站在馮叔身旁。”沐初晴笑意盈盈的目光掃過馮家村的眾人,頓時就烏拉烏拉站出一群人來。
沐初晴滿意地點頭,對馮小六他娘說道:“馮小六身上的內傷最少也需要三個月才能完全癒合,為了防止日後落下病根,這三個月中最好是臥床養病,不能幹重活,不能出猛力,吃飯也不能吃太難消化的。就是等傷完全好了,像下地土裡刨食這樣的事情也最好不要做,畢竟身體是一輩子的大事。”
馮小六他娘被沐初晴這突然變轉的話鋒弄得有些莫名其妙,正在疑惑時,突然聽得沐初晴說道:“過上一個月等馮小六可以下床走動的時候,就讓他幫我做個記賬的吧,管理瓷窯中的每一件瓷器的質量好壞統計與銷售情況反饋,動動筆杆子就可以做到,他每個月的錢由我親自來發,若是出現任何搗鬼之事……”
沐初晴的話還沒有說完,馮小六他娘就把話茬接過去了,“若是出現任何搗鬼之事,沐娘子你就給小六下巴豆粉嗎?”
聽著馮小六他孃的話,包括馮老二在內的馮家村人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沐初晴笑著搖搖頭,“巴豆粉只是輕的,穿腸爛肚的毒藥我也又不少,不過這些我都不打算用。若是馮小六敢和我耍心眼兒,那我日後就多養幾匹馬,找幾個人牽著馬天天在他面前晃悠,幫他回憶回憶被馬蹄子踹的感覺,那一瞬間是難受還是舒服到爽上天。”
眾人突然有些腿肚子打轉:“……”
不知為何,在場之人都覺得背後一陣涼颼颼的,面前的沐娘子明明笑眯眯的,可是怎麼會有一種閻羅王的既視感,開口閉口就是這麼多新奇少見的整人方法。
“馮嬸子,我就住在西營村,你沿著清河一路往裡走,大青山下的那處院子就是我家。蓋瓷窯的錢你先墊上,就在這個後院中修就好,順便將制瓷需要用的房子也都修了,既然要修,就修最好的,青磚紅磚按照需求來,不需要替我省錢,我只有兩個要求:一,每一筆開支都必須記賬,日後我會親自核驗;二,按照最好的來,不一定是最貴的,但必須是最安全的,瓷窯中做工的人身上的性命比錢重要,必須保證瓷窯的安全性,就算是全用三合土我都不會嫌貴,但是若要蓋出一個和那瓷窯一樣的簡陋瓷窯,我可不會答應。”
沐初晴的眼神又飄向了之前馮家的那個老瓷窯,讓馮小六他娘一陣臉紅,其實那瓷窯新蓋的時候並不是多麼簡陋,一切都是按照最普通的瓷窯要求蓋得,只是用的時間長了,那瓷窯自然就破敗了一些,但是真的沒有沐初晴說的那麼不堪。
“那今日之事就到此為止,瓷窯的事情就拜託給馮叔和馮嬸子了,中秋一過我家裡也要開始蓋房子,可能時間不是很充裕,但是馮叔和馮嬸子辦事,我放心,時不時會來帶著東西犒勞大家的。”
馮老二和馮小六他娘怎麼會聽不出沐初晴話裡的意思,不過沐初晴時不時回來‘監工’這件事實屬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二人只是笑笑,將沐初晴的要求都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