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順意的日子總是過得極快,旱災之後的第二年春天,明月就又揣上了個小包子。
得到訊息的喻嘉言笑得見牙不見眼,家裡的幾個下人,當月全都拿了雙倍的月錢。
除此之外,喻嘉言還讓孫婆子另外送了兩個四十來歲的婦人過來。
這兩個婦人全都有過照顧孕婦的經驗,而且她們自己也曾生育過不止一個兒女。
和以往的數次買人一樣,這次喻嘉言也是把這兩個婦人的一家子全都買了進來。
由於冬至已經跟昌平定了親,香草也到了可以尋摸婆家的年紀,所以喻嘉言就建議明月把這兩個婦人生的閨女留在身邊使喚。
明月卻是不太想要喻嘉言推薦給她的那兩個小丫鬟,主要是她們一個有些蠢笨,一個又過度活泛。
蠢笨的無論是教導還是使喚都要浪費更多精力,眼皮子太活的則又容易背主或是惹是生非。
相對而言,她還是更喜歡冬至或者香草那樣的。
她們足夠機靈,能夠很好地完成明月交辦的任務,但同時她們卻又不會自作主張或者貪心不足,失了為奴為婢之人該有的分寸。
作為一個下人而言,她們是合格且本分的,對明月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喻嘉言半點兒沒有自己被駁了面子的自覺,反正他都沒有正眼看過那兩個小丫頭,之所以推薦給明月,完全是因為她們年紀、性別都合適做個小丫鬟。
別說現在只是他們夫妻二人私下敘話,就算是當著家裡其他下人的面,喻嘉言也不會因為明月沒有接受自己的建議就覺得下不來臺。
最後,明月從莊子上頭另外選了兩個小丫頭到自己身邊服侍,喻嘉言新買回來的孫嫂子、錢嫂子的那些家人,明月把她們全都打發到了莊子上發展養殖業。
只有孫嫂子和錢嫂子本人,明月暫且把她們安置到了自己身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冬至一直在傳授明月新買回來的小丫頭廚藝。被她選中作為自己接班人的小丫鬟,明月給她取了個新名兒叫小雪。另外一個被柳三家的帶著學做針線的小丫頭,明月給她取了個新名兒叫穀雨。
小雪和穀雨原本是從其他地方逃荒過來的,他們兩家的大人為了湊夠返鄉的盤纏,就把不受重視的女娃兒賣給了孫婆子這個本地人。
孫婆子教導了兩人一段時間,發現她們勤快能幹、善良本分,孫婆子就把她們介紹給了自己的老主顧明月。
明月可憐這兩個面黃肌瘦,好懸沒有直接餓死的小丫頭,雖然當時他們家並不缺人,但明月卻依然把這兩個小丫頭買了下來。
和她們一起被明月買下的還有另外的兩男三女,這七個孩子當時全部都被明月送去了莊子上面。
莊子上面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大冬天的又沒有多少活計需要他們幫著忙活,所以這七個孩子很快就貼了一層肉肉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