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府城回來的時候,明城、五郎等人還順便帶回了洛老闆讓人給他們送來的中秋節禮。
來送節禮的車隊管事還是之前已經來過一次的那個李管事,他一路從冀北帶著車隊過來,越往這邊路上的流民就越多一些。
如果不是打聽到明家諸人就在省城,且還帶了十來個鏢師跟著以策周全,李管事都想臨時僱上一隊鏢師護送車隊前往福興縣了。
“...二叔託了李管事幫忙籌措棉花和粗布,這不再過一陣兒就要入冬了嘛,二叔擔心那些想要留在福興縣安家落戶的流民入冬之後日子會過不下去。”
明家的喜慶氛圍消散之後,明許特特來了一趟喻家,給喻嘉言和明月遞訊息。
喻嘉言對自己老岳父的這番舉動並不如何意外,明月則是直接問了明許家裡可還缺錢。
明許連連擺手,“莊子上的收成已經全都下來了,家裡幾個宅子、鋪子的租金再過兩個月應該也能收齊了,雖然進項肯定不比往年,但要過日子卻還是不成問題的。”
明月聞言不由鬆了口氣,喻嘉言卻是趕在明許離開的時候硬塞了一千兩到他懷裡。
明許拒絕無果,再加上他也知道明月新開的點心鋪子很是賺錢,基本每個月都有二三百兩銀子的進項,所以他最終還是揣著銀票回了自己家裡。
九月下旬,洛老闆家的李管事給明家帶來了明城預訂的那批粗布和棉花。
整整二十輛裝滿粗布和棉花的騾車,在鏢師們的護送之下浩浩蕩蕩進了福興縣。
明城讓林管家清點數目、結算尾款、把東西送去縣衙交給顧知縣,而他自己則親自準備送給洛老闆和李管事的兩份謝禮。
至於一路風餐露宿的李管事等人,明許親自帶著他們去了隔壁巷子的那座空宅。
明家和喻家的廚娘齊齊上陣,各種好吃的流水一樣被送進那座宅子。
被明許派去照顧李管事等人生活起居的粗使婆子、小廝長隨則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給客人們準備好了熱茶熱水、點心果盤。
再說顧知縣,冷不丁接到明家送來的這一大批粗布和棉花,他硬是愣了半天才猛然回過神來。
當然,回過神來之後,顧知縣的心裡便就只剩喜悅和讚歎了。
這次的旱災雖然已經過去,但很多流落此地的災民卻不想再長途跋涉返回故里。
他們在老家原就不是什麼有錢人,不然也不至於旱災一來,他們就只能被迫離開故土。
沒有田產、沒有鋪面、沒有存下銀錢,除了堪堪能夠遮風擋雨的兩間破屋,這些人在老家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資財。
這種情況下,他們就算返回故鄉,一家大小也沒有倚仗可以平平安安活到明年開春。
反而如果他們留在福興縣,福興縣的父母官卻是會千方百計安置他們。
官府無論是給他們發放賑災糧,還是讓他們透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口糧,他們至少都能平平安安在這個讓他們迎來了人生最大轉機的地方生活下去。
至於住的地方,縣城東郊可是頑強佇立著大片他們親手建造的茅草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