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可用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很快種了種子下去,然而老天爺卻並沒有因此大發慈悲降下春雨。
隨著不下雨的時間越來越久,福興縣的官員百姓也越來越焦慮。
就在大家琢磨著是不是開始第三次給地裡澆水的時候,老天爺總算賞臉下了一場小雨。
地裡的秧苗險之又險的熬了過來,然而眾人還沒來得及松上一口氣,旱情就又持續了下去。
一直到地裡的秧苗長到成株的一半高,福興縣的絕大多數地區卻依然滴雨未落。
眼看著大夥兒好不容易養到現在的莊稼就要乾死,顧知縣再次發動群眾人工灌溉。
然而隨著河水湖水的不斷蒸發,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人們連人工灌溉的水源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了。
農田附近的河湖,裡面的河水、湖水基本全都見了底兒。
只有各家各戶的私有水井、池塘,因為一直未曾派上什麼用場,裡面倒是存下了為數不少的井水、池水。
然而這種時候,誰家捨得貢獻出自家的私有水源?他們自家的田地難道不用澆灌?
顧知縣為此幾乎愁白了頭,可是他卻沒有立場要求那些鄉紳富戶把自己莊子上的水源貢獻出來。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明家和喻家居然第一時間站了出來。
明家把自家在五里屯的幾個池塘全都貢獻給了村裡,這事兒是明老爺子拍的板,他沒有強求謝家、黃家等同樣挖了池塘的人家跟自家統一步調,但在宣佈這個訊息之前,他卻親自去了一趟這些人家跟他們打招呼。
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村裡已經有至少三成的人家只敢吃野菜餅子、野菜糊糊粥了,明老爺子知道他們必是被旱情的嚴重程度給嚇到了。
雖然這些年五里屯因為明家的緣故已經比周邊的其他村子富裕了很多,但以現在這幾乎翻了一番的極高糧價,這些老百姓傻了才會敞開肚皮大吃大喝。
又不是吃完今年,明年家裡就不用繼續精打細算的過日子了,他們可捨不得把自己一家老小好不容易攢下的這點微薄家底兒一口氣兒全都霍霍完了。
尤其,老天爺到現在都沒有想要下雨的意思,他們打從現在開始就該做好今年顆粒無收的準備了。
這對鄉下人來說無疑是極其殘忍的一件事兒。
他們看待莊稼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小半年,擔驚受怕受盡煎熬不說,最後卻連毛都沒能撈到一根,這簡直就是在剜他們的心。
明老爺子自己也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所以他很能理解村裡那些老夥計的焦慮心情。
這讓他無法霸著自家的幾個池塘不撒手,他也做不到眼睜睜看著村裡的絕大多數人家都絕收。
被明老爺子找上門去的基本都是學著明家養魚種藕的明家的親戚朋友,明老爺子把自己的想法一說,他的那些老夥計半點猶豫都沒有,一個個全都選擇了跟明家保持同一步調。
明老爺子看得出來,這些人並不全是跟他一樣的心思,比起覺得那些村民可憐,他們更多地顯然只是想要和明家保持步調一致。
不過這對明家乃至明老爺子來說不算啥壞事兒,所以明老爺子就也歡歡喜喜繼續張羅這事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