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家留下的兩戶人家,第一家的當家男人名叫孫大河,他種田養魚都是把好手,他妻子王氏則做的一手好飯食,他們還有兩個小閨女名字分別叫作孫小娟、孫小霞,十來歲的年紀,教教規矩就能留在身邊做小丫鬟。
明月在問了他們幾個問題之後就決定把他們一家送去五里屯,孫大河可以幫著照看田地和池塘,王氏和兩個小丫頭則可以幫著明老太她們處理一應家務事。
至於原本幫著她家做事的趙老大的閨女,明月準備讓她轉去作坊當個短工。
這姑娘沒幾個月就要嫁人了,明家就是不買人她也做不了多久了。
第二家的當家男人名叫林志勇,他以前是做賬房先生的,能寫會算且為人實誠、穩重,明月打算考察一番他的能力和品行,如果能夠過關,那她就把家裡的賬目交給他管,順帶也可以讓他幫忙管著縣城的幾個莊子。
林志勇的妻子何氏身子骨兒不是特別好,但她卻做得一手好刺繡,就連他們的大女兒林文英也跟著自家孃親學了一手好繡藝,這兩人明月打算留著她們專給自家繡東西、做衣服,順便也可以讓她們幫著提升一下家裡女眷的刺繡水平。
至於林志勇的大兒子林文海、二兒子林文江,十五歲的林文海性子沉穩、識文斷字,明月打算讓他跟著明許幾個在縣城,十歲的林文江性子活潑,又才開蒙沒幾年,明月打算讓他跟著四郎、五郎去鎮上學堂,他要是有心,自然也能跟著學些東西。
除了這兩戶全家都被買下的,明家還另外買了兩個丫鬟、兩個男僕、四個婆子。
四個婆子都是做慣粗活的,明月準備把她們放去五里屯的豆製品作坊和粉條作坊,有了她們長期待在作坊掌控關鍵步驟,明老太她們就可以只負責監工、售賣和管賬了。
兩個男僕以前都是在別家莊子種田的佃戶,為人老實憨厚、勤快本分,兩人都是家裡遭了難才找到牙人自賣自身,明老爺子準備按照明月建議的,把他們送去縣城郊外莊子上新開的豆製品作坊和粉條作坊。
至於兩個丫鬟,十二歲的那個明月準備把她留在縣城的宅子裡做家務,八歲的那個還沒發育,明月準備以後出門就讓這丫頭和自己一起扮男人,這樣她出門在外也能有個跑腿兒的人。
倒不是她給自己製造特殊待遇,而是她三不五時就要出門做小生意,沒個人跟著跑腿兒傳話實在不太方便。
還有之前孫牙人幫他們僱來的那兩個婆子明月也留了下來,這兩人幹活利落嘴巴又嚴,明月正好留了她們幫著自己做各種口味的瓜子以及風乾肉、燻肉、臘肉、臘腸、肉腸等風味獨特的肉食。
安排好那些留在縣城各司其職的僕從,明家諸人帶著幾大車的僕從和物品,浩浩蕩蕩回了五里屯。
明老太她們早就已經收到了明月寫來的信,甚至就連村裡都有人從縣城或者鎮上聽說了明家“一門四秀才”的神奇事蹟。
這不,明家的騾車才一進村,村裡人就呼啦啦圍過來了一大群。
大人們熱情地和明家諸人打著招呼,小孩子們則一臉好奇的看著明家的幾輛騾車,那清澈透亮的小眼神兒,彷彿能夠透過車廂看到裡面到底都藏了些啥東西。
“可算回來了!你奶這一天天的可就盼著你們呢。”第一個聽到響動迎出來的是負責留在家裡等人的周氏,趙老大的閨女第一時間就被她指派去了老院子那邊報信兒。
明月笑著跳下騾車,“三嬸兒,那你想我沒啊?”
周氏笑得合不攏嘴,“想了,想了,哪敢不想我們家的小財神呢。”
明月湊過去抱著她的胳膊蹭了蹭,“我也想你們了,我要吃三嬸兒做的水煎包。”
周氏摸著自家侄女烏黑的發,“給你做,給你做,中午一準兒讓你吃上。”
“三嬸兒。”明許幾個也過來跟周氏打招呼,周氏每人拍了一下,然後就將視線光明正大集中到了自家夫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