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想著,明老太立馬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援自家孫女,“老爺子說的沒錯,咱的這方子可是能傳給子孫後代當吃飯家伙的。誰要是把這方子傳出去了,那他以後就別想知道家裡的任何事情了。我這話可不是單單是說給幾個兒媳婦聽的,老大你們幾兄弟,還有大郎你們這些做小輩的,以後在外頭可都得給我老婆子多長几個心眼兒,時時處處都放機靈一點兒。”
眾人連連點頭,屋子裡響起一片“娘奶,我知道了。”
明月很滿意明老爺子和明老太的有言在先,她略一思忖,“爺,我看不如這樣,以後咱家的作坊,四分之一的利潤就歸給負責管事的我奶她們做私房。”
明家人全都驚呆了。
父母在,無私財,這才是這個時代的所謂孝道,而明月的這種做法,卻是在明目張膽鼓勵大家為自己的小家打算。
明家的其他人全都將視線轉向了明老爺子和明老太。
明老爺子倒是沒有憤怒或者氣惱,他依然和顏悅色的看著明月,“你怎突然想到了要給你奶她們分銀子?”
“咱總不能讓我奶她們白辛苦。”明月一臉狡黠的眨了眨眼,“再說女人嘛,誰還沒點兒零零碎碎用錢的地方?總不能大夥兒想給自己買個頭花兒、簪子、香粉、香脂、布頭兒、繡線,給孩子們買點零嘴兒啥的,也都次次來問我奶要錢吧?那也太麻煩我奶了。”
據她所知,她大伯孃和她娘都是沒什麼私房的。
她大伯孃是孃家窮,陪嫁少,嫁過來之後孃家更是再也不曾對她有什麼貼補。
而她娘則是因為身體原因花光了嫁妝,後續她姥三不五時塞給她孃的那幾個銅錢,她娘光是買個針頭線腦就已經手頭緊張了。
唯有她三嬸周氏,嫁妝多,孃家富,平時手頭遠比兩個嫂子寬鬆。
雖然前段時間她奶給了幾個兒媳一點私房銀子,但這種來源不穩定的私房銀子,哪裡比得上每個月都有源源不斷的銀錢入賬?
“那就這麼著吧。”明老爺子答應的很痛快,明地幾個卻都有些回不過神——這就同意了?這都能同意?他們爹這也太偏心他的大孫女了。
呃,好吧,其實他們也都很偏心明月。
誰讓他們家的這位大姑娘既貼心又能掙錢呢?換了誰家養出個這麼好的女娃娃,那也絕對得把對方捧到天上去。
事情就這麼敲定了下來,謝氏、陶氏、周氏和鄭彩霞簡直喜出望外。
明月看著她們忽然想起再過一段時間她二哥就要娶黃小英進門,於是她趕忙把未來的自家二嫂也添進了分銀子的人選裡,“現在就算了,等小英過了門,這銀子咱也得分她一份。到時候就讓她和我大伯孃、我三嬸一起管粉條兒作坊,爺您看可以嗎?”
“可以。”明老爺子不僅同意了明月的提議,而且還幫她補了一句上去,“以後三郎他們娶了媳婦兒也是一樣,咱老明家可不興偏著誰、向著誰的那一套。”
周氏看了一眼謝氏,心裡對明老爺子的這話很有些不贊同——大郎、二郎、三郎、四郎都是大房的兒子,他們接連娶妻,大房就會接連有人加入到領錢的行列裡來,這麼一來他們三房和二房就難免吃虧。
可這事兒是明月提議的,作坊又是因為明月才開起來的,周氏雖然不太贊同眼下的這種利益分派方法,但她卻不會沾了明月的光卻還去拆明月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