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結束四天後,明家的新宅子諸事齊備,擇了吉日正式動工。
和明家同住五里屯的黃家、謝家、周家全家出動,女眷們幫著明老太等人做飯洗碗、端茶倒水,男人們則幫著和泥挖沙、搬磚運瓦。
家在其他村子的王家、陶家、兩個鄭家明菊夫家以及明許未來岳父家)則只派了作為壯勞力的男人們來幫工。
除了這些與明家有親的人家,五里屯的其他人家也每戶出了一到兩個壯勞力來給明家幫工——當然,喻守禮家是沒人來的。
這在他們五里屯叫“換工”,顧名思義,明家有事他們來幫工,那等他們誰家有事,明家必然也會出人去幫工。
這種幫工是不給錢的,明家只負責每天早晨和中午管這些鄉親兩頓飯。
至於給吃什麼樣的飯,這個就要看各家家境以及慷慨程度了。
有那摳門兒的,一天兩頓都給幹活兒的人吃稀粥配野菜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而稍微像樣兒的,則會給吃高粱米飯或者粗糧餅子,下飯的菜裡也多少會有一點油水。
比較講究的,比如明家,他們就會每頓飯都做一個下飯的肉菜犒勞大家。
明家準備的這個肉菜多數時候都是五花肉,比如五花肉燉酸菜、五花肉燉白菜、五花肉燉茄子、五花肉燉白蘿蔔,出現次數僅次於五花肉的則是紅燜豬下水加胡蘿蔔、河魚燉豆腐,出現次數最少的則是板栗燜雞、紅燒兔肉加筍乾。
因為僱的人很多,每天給這些人準備飯食都要用去很多油鹽醬醋、白菜蘿蔔、豬肉下水,所以明月就主動擔起了採買的差事,基本每隔兩三天她就要趕著牛車跑一趟鎮上。
在鎮上學堂唸書的明許等人也沒閒著,每天上學之前、放學之後,明許他們都會陪著明月上山下河,一來可以弄些山雞、野兔、河魚之類的給家裡添菜,二來也可以趁著還沒上凍挖些山藥、草藥之類相對值錢的東西貼補家用,畢竟眼下他們家可是流水一樣在往外花錢呢。
明家人忙的熱火朝天,他們身體雖累,心裡卻是快樂的,唯一讓他們不太爽快的就是,陰魂不散的王寡婦居然又出現了。
她是追著明老太的親侄女王小梅過來的。
王小梅是明老太孃家大哥的親閨女,她早年嫁了個酒鬼丈夫,在婆家三不五時就要挨丈夫的打,生了女兒孔梨的第三年,她大著肚子被丈夫打到小產,差點兒就是一屍兩命。
和離之後,她帶著女兒孔梨依附孃家過活。
一開始還好,可時間一長,嫂子們就忍不住開始嫌棄她了,年齡越來越大的侄兒們受嫂子影響,對“吃閒飯”的她們母女也是多看一眼都嫌煩。
王小梅是個要臉的,她雖然傷了眼睛不能再繡花,但卻依然不想因為自己惹得家裡雞犬不寧,讓老爹老孃為難。
於是每到農閒,她就帶著閨女到處給人幫工,也不要錢,就只求一頓飽飯。
今年明家蓋房子,明老太的孃家嫂子就也介紹了她們娘倆兒到明家來。
這娘倆兒幹活兒都是一把好手,且還不嫌髒、不嫌累,啥活兒都能上手。
明老太一開始只是可憐自己孃家侄女生活不易,所以就想接她們娘倆兒過來吃幾天好菜好飯,可誰知王小梅居然比在孃家做姑娘時還要能幹。
明老太讓她留在家裡幫著洗菜做飯她不幹,非要帶著才剛十四歲的女兒孔梨去新院子那邊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