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爺子叮囑明老太,“多準備點兒好菜,酒也打一罈回來,到時候我跟大昌好好喝幾盅。”
他老人家對閨女、女婿、親家那是一百二十萬分的滿意,甚至可以說他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給自己的兩個閨女都找了個通情達理、溫馨和睦的好婆家。
當然,他對自己三個兒媳婦的孃家人也都相當滿意——謝家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陶家父子精明靈活卻不失厚道本分,周家人口簡單又是明老太王氏的表親。
可以說,明家日子能過得這麼平順安寧,跟他們家沒有趙氏那種攪事兒精有很大關係。
次日一早,明月在喻嘉言和三郎的陪伴下上了南山。
他們先是按照明月設想的,在人跡罕至、草深林密的地方挖了兩個陷阱、下了近二十個兔子套,然後才開始割草、挖野菜、挖草藥、撿蘑菇、撿野雞蛋。
忙到巳時末上午11點左右),三人揹著籮筐腳步匆匆下了南山。
路過家附近的那條小河時,他們拿出漁網,彼此配合著網了兩大三小五條河魚上來。
“奶,我們回來啦!”一進院子,三郎就扯開嗓門兒喊了一宣告老太。
明老太正在準備午飯,聽到自家孫子這一喊,她忙裡偷閒的從灶房裡面探出頭來,“累壞了吧?先喝口水歇歇再說其他。”
明月捧著個粗瓷大碗咕咚咕咚喝了滿滿一碗的涼白開,“奶,我們網了五條魚,還撿到小半筐蘑菇、十六個野雞蛋,中午咱給大夥兒加倆菜唄。”
“成。那你來幫奶洗菜,奶去殺魚。”明老太同樣心疼忙著搶收的家裡人,就算明月不說,她也沒打算再把好魚拿去鎮上買。
同樣給自己灌了一大碗涼白開的三郎非常自覺地抱了青草、野菜去喂兔子和豬、雞,喻嘉言則幫著明月清洗那些他們特意留出來煮湯用的、還沒有長老的鮮嫩野菜。
明老太快手快腳殺好了魚,然後又拿了木盆和小刀仔仔細細挑蘑菇、給蘑菇去根——挑蘑菇是為了防止幾個孩子撿了有毒的蘑菇回來,去根則是為了除去蘑菇根部的泥土和腐葉。
幫著明老太做好午飯,明月、三郎和喻嘉言自己都沒吃上一口,就先拎著木製的簡陋食盒去了地裡給明老爺子等人送飯。
離著他們家的那塊地大約還有兩三百米,三郎就已經迫不及待喊了起來,他先是把家裡所有下地的人都喊了一遍,然後才一臉興高采烈的宣佈,“吃飯啦!”
大郎明許和二郎明讓放下鐮刀,三步並作兩步衝了過來。
兩人伸手來拿明月等人手裡的食盒,明許甚至還抬手幫喻嘉言擦了一下額上的汗,“累壞了吧?給大哥拎吧。”
喻嘉言一雙黑眸亮閃閃的,已經長了不少肉肉的小臉兒上滿滿都是愉悅,他依言把食盒遞給明許,“其實也沒有很累。”
明許對他笑了笑,“你們是不是還沒吃飯?”
“嗯,不過奶給我們留了飯的。”喻嘉言空手走在明許身側,他小聲跟明許說著他們三人今天上午的收穫。
另一邊的三郎則小聲跟二郎嘀咕著今天的豐盛菜色,“...蘑菇野菜湯、蔥油餅、茄子燉魚、滷豬下水、韭菜炒蛋、涼拌菠菜,全部都是我愛吃的。”
“我的天,這也太豐盛了,香的我口水都要出來了。”二郎一手拎著食盒,一手還不忘和三郎勾肩搭背。
幾人說說笑笑的,很快就走完了剩下的那一小段距離。
明月從食盒裡拿出木筷、粗瓷大碗、粗瓷菜盆,明老爺子等人則去了附近的小河溝洗手洗臉。
明塘第一個甩著水珠兒走了回來,他看一眼菜色,不由也發出了和二郎類似的驚歎,“我的天,老太太這是怎麼了?咋突然準備了這麼硬實的飯菜?”
明月嘻嘻的笑,“我奶說你們太累了,要給你們吃好點兒。”
三郎在一旁拆她的臺,“是我姐說要給你們加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