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姜離道:“便將他們壓下去吧,好吃好喝待著,等回到京城,看看陛下是什麼意思吧。”
這幾人一聽只是壓下他們而不是殺,頓時心中一定。
既然是讓天子定奪,那可操作空間就大了,朝中文武大臣,宮中大小太監,都塞銀子打點唄,只要美言幾句,說不得還能官復原職來著。
這倒真是不假,將劉瑾賄賂夠了,黑的他也能給你變成白的!
仇鉞招呼了一隊士兵進來,將這幾位將領壓了下去,隨後便安排姜離等人休息。
今日一番大戰,可是累慘了姜離,不但是內力耗盡,渾身精神都是出於高度緊繃的狀態,如今大局一定,卻是說不出來的疲憊。
不過姜離休息,張永可是精神的很,他令仇鉞派人帶著他的欽差大印和信物去收服寧夏各地失落的城池,那些城中叛軍一聽聞安化王身死的訊息,卻是傳檄而定,竟然是沒有一座城池抵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三日之間,整個寧夏全境卻是盡數光復,不過本就不富裕的寧夏邊地,經過這場兵災一鬧,卻是更加的貧瘠,也不知道何日才能恢復元氣。
姜離等人將訊息快馬加鞭的朝著京城傳遞過去,自身卻不能離開,畢竟寧夏說是平定,但是朝廷一日不派官員來,他們這一走,便立時沒了主事的,說不得局勢會出現反覆。
這甥舅二人本以為還得待上個把月的,畢竟寧夏距離北京何止千里,又道路崎嶇難行,殊料不過兩日,那楊一清便領著千餘騎兵到了銀川城!
安化王府之內,瞧著楊一清明顯清瘦了的面容,姜離卻是訝然道:“楊大人吃了不少苦頭吧,卻是來的如此迅疾,當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須知,此時距離姜離來銀川不過六七日的光景,便是加上他從北京來此的日子,也就十數日而已,這點時間,朝廷籌集足夠的糧草都是夠嗆,更不必說大軍到此。
然而楊一清偏偏是到了!
卻見楊一清笑了一笑,道:“老夫並未點齊兵將,只是在城外大營裡選了三千精騎,日夜兼程趕至陝北,兵貴神速,三邊之地的精兵不下數萬,老夫已然自陛下哪裡討得聖旨,可以統一抽調三地兵馬,不曾想老夫前腳剛到,後腳便得到了姜大人平定叛亂的訊息,早知如此,老夫這陣子就不在路上緊趕慢趕了。”
“不是我平定叛亂,而是仇將軍統兵得力,他說他是楊大人的舊部,楊大人麾下可是人才濟濟!”
姜離誇讚了一句,道:“仇將軍,還不速速前來見過楊大人。”
早就侯在一旁的仇鉞上前行禮道:“末將仇鉞,見過總制大人!”
“仇將軍,一別經年,你卻是大有長進,不錯不錯……”
楊一清輕輕撫須,眉眼上俱是笑意,他麾下出了一個這般的武將,對於他來說,卻是個極其長臉的事。
他道:“依老夫看來,你如今的才幹,做個寧夏總兵卻是綽綽有餘,姜大人以為如何?”
“仇將軍為國平叛,對天子忠心耿耿,做個寧夏總兵,卻是再合適不過了。”姜離應道。
仇鉞聞聽此言,面上卻是大喜過望。須知,他原先不過是這銀川城的軍事主官,如今一躍而成寧夏總兵,那當真是連升三級,還不是尋常的三級。
大明九邊重地,邊軍共有九部,各自拱衛一處,這總兵也是隻有九位,坐上了整個位置,那可真是大權在握,統兵數以萬計,可以說已然是進入了皇帝的法眼。
只要他能稍稍表現一番,加官進爵,可是比他之前容易的多。
仇鉞知道,以眼前這兩人的身份,說過的話,基本上便能定下來,當下拱手深深一揖,道:“末將謝過兩位大人,日後兩位大人但有驅馳,末將定然無不應從!”
這便是表忠心了,也對,想升官不站隊不表忠心,誰提拔你?
“仇將軍起身吧,還未定下來呢,只是我二人隨口一說,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