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朝,大臣們驚訝的發現小皇帝彷彿一下子換了個人,平日裡稍有違逆他心意的事,他就會立馬暴怒,站在龍椅上張牙舞爪的要砍人頭。
而這日,即使李長明不怕死的捲土重來,再次上諫,他卻只是陰沉著臉,破天荒的接受了李長明的指責。
直到退朝之後,大臣們猶有些不可置信的面面相覷。
這一年來因為小皇帝暴戾的所作所為,大部分大臣們都對他失望不已,有些心思活絡的與梁王走的很近,早已暗自將自己劃入了梁王的陣營,一心想著讓英明果決的梁王殿下取小皇帝而代之。
如今小皇帝突然換了畫風,這些有心搞事情的大臣們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下朝之後就圍在了梁王身邊,旁敲側擊的打探訊息,“王爺可知,皇上為何突然……”
祈昭不露聲色,淡淡的開口道,“皇上有容人之心,乃是萬民之福,怎麼,劉大人有異議?”
“下官不敢!”劉姓大臣急忙否認,但仍心有不甘的試探道,“王爺就沒有什麼想法?”
“大膽!身為臣子,豈容你隨意編排陛下!”祈昭冷冷的掃了他一眼,“本王身為皇上的皇叔,自然深感欣慰。劉大人,有些話不能亂說,有些事,也還是不要亂想的好!”
“下官知罪!”那劉姓大臣額頭瞬間有汗滴滑落,不敢再多說什麼,只看著祈昭拂袖離開。
等祈昭離開之後,以他為首的三五個大臣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均露出些不甘和失望。
他們費盡心思挑得那個一根筋的李長明不斷上諫,就是為了激怒小皇帝從而激起民怨,好讓梁王順水推舟的取而代之。
這說起來他們皆是忠心耿耿為祈盛王朝,為天下百姓著想,但都是在官場裡混跡的,誰又能沒點私心呢!
說來大義,不過也是為了藉著從龍之功,官位更上一層樓罷了!
之前梁王殿下雖從未明確表態過,但態度也十分曖昧,並不排斥他們暗地裡的接觸和小動作。
可如今小皇帝突然收斂了脾氣,梁王殿下就瞬間和他們撇清了關系,這如何讓他們不緊張!
幾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低聲交流了幾句,還是無奈的分別出宮。
說白了,他們名不正言不順,雖有野心,但也並沒有造反的膽子,梁王殿下翻了臉,他們再有萬般謀算,也都無可奈何,只能聽天由命了。
滿朝各有心思的大臣們怎麼想,小皇帝並不在乎,他此時和阮蕪一同走在回宮的路上,一向陰沉難解的眉頭一下子舒朗起來,整個人看起來陽光了一些。
自從連夜和阮蕪敞開心扉的談過之後,一直壓在他心頭的刺終於被拔掉。
他就知道,母後怎麼能不愛自己呢?畢竟年幼時,母後曾對他那般溫柔過,怎會只因自己登基就從此疏遠自己!
而他早朝時聽從母後的建議,不隨意發脾氣,雖然他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同,但下朝之後母後卻第一時間誇獎了他!
這還是他登基之後,母後第一次誇獎他!
小皇帝覺得,自從當了皇帝之後,從未像今日這般開心過!
但走著走著,小皇帝有些奇怪的看向阮蕪,“母後,不是說要一起用膳嗎?這不是回宮的路啊?”
阮蕪腳步未停,笑著看向小皇帝,“麟兒別急,母後自然是有事要做。”
很快小皇帝就猜到了阮蕪的意圖,他看著夜裡走過的路,自然認出了是要去找趙泉,昨夜和母後談過之後,他才明白過來這一切居然是趙泉在其中從中作梗!
但想到這一年來趙泉的貼心,還有在眾人不理解時只有趙泉一人始終站在他身邊的慰藉,他內心總是隱隱有些不想相信。
不想相信他唯一信任的人,居然如此欺辱了他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