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恩說完,便站了回去。
這段時間,他也是發揮了一個軍師該有的作用,出謀劃策、掌管錢糧輜重,除非是李自敬來問,不然一般不主動插話。
正因為顧君恩為人處世比較低調,所以作為前營的軍師,卻在襄陽城中名聲不顯。
就連本應該視其為威脅的牛佺等人,也都下意識忽略了這個平日只是待在駐地內的矮胖軍師。
幾句話下來,李自敬大致明白了這個所謂放賑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大順軍要在這幾天去鬥地主。
到了那幾天,大順軍便會揪著那些前明欺壓百姓或有劣跡的鄉紳官僚小辮子,以替天行道的名義將他們的財產充公!
李自敬正在考慮,顧君恩卻是忽然低聲提醒。
“小闖王,有句話在下不得不說。”
“崇禎十五年襄陽定政時,軍中缺糧,計日而食,當時商議放賑,大家都不同意。”
“但陛下卻還是力排眾議,定下了這個規矩,分出軍中的一半糧食,放賑給饑民。”
李自敬稍稍向他側身,聽罷也是微微動容。
本來還想著,這放賑之事免了算球,聽起此事,李自敬心中也是明白了顧君恩的言外之意。
當初李自成狀況比自己困難得多,周邊盡是強敵,尚且維持放賑,給饑民活路。
如今的情況再難,豈又難於創業初期?
李自敬微微考慮,忽然想到一個方法。
前營來到襄陽,更像是漂浮而來,所有人都沒覺得會在襄陽久留,如果想紮根此地,就需要有家有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家有戶的前提,便是有田有屋。
何不借著此次放賑之機,開墾荒地,於襄陽府周邊安全的地方屯田,為百姓建造房屋農舍,恢復生產。
放賑已經堅持兩年,看來這最後一年也是勢在必行了。
李自成微微搓手,眼眸之中,精光閃動,眾人見他半晌沒有回應,也是議論紛紛,在下出謀劃策。
“放賑不可輕易廢止,還是如期舉行吧!”
“放屁!軍中糧食本就不多,都給了災民,你叫眾弟兄拿什麼吃食?”
“這位兄弟說的不錯,如今天下,災民成千上萬,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
李自敬聽著眾人的討論,發現無非就是兩個意見。
支援放賑的,和顧君恩的想法一樣,大順旗幟之所以能號召力如此之強,正因為其是人民百姓的隊伍。
如果說話不算話,招牌臭了,以後就做不到動輒眾至百萬,人心歸附這種優勢了。
可以劉體純為主,那些不支援放賑的將領,也都是有根有據。
軍中糧食不多,鄖陽明軍又在均州大張旗鼓,府內風聲鶴唳,這個時候放賑,不是白給高鬥樞尋找破綻,攻打襄陽的機會嗎。
李自敬思慮許久,緩聲提出了一個與眾人完全不同的想法。
“放賑之事,倒也不是非止不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放賑,不若下發給饑民種籽和土地,許其耕種。”
“至於耕於何處,取誰家之地充公,為民所用,這還需要各位集思廣益,出謀劃策。”
說著,李自敬環視眾人。
喜歡反清請大家收藏:()反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