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風聲
鄧州來的三千多百姓,被李自敬安排到了城東的東敖倉附近。
明朝建造的東敖倉佔地面積極大,但卻在戰亂中焚燬,如今只是一片廢墟,距新城灣前營駐地也近,容易控制。
這些百姓對於幾十上百萬人口的襄陽來說,就像是胡泊中落下了一滴雨滴,起不到什麼影響作用。
五日後,前營大試。
“嗚嗚嗚——”
城東校場,連綿不絕的號角聲響起。
這天一大早,前營內便是人喊馬嘶,除非必備的哨戒人員外,整個前營都是傾巢而出。
當然不是為了作戰,而是全軍大試。
今日大試,主要是為了選出原本一千名老本兵中的驍勇善戰者,充入精騎營。
襄陽城東校場,自打擴軍以來,便被李自敬命人佔據,現在是前營專用的操訓和檢閱場所。
至少持續到現在,劉體純是沒什麼話說。
主要還是吃人嘴短,畢竟李自敬為了給駐軍治傷的事情,和樂氏撕破臉皮。
現在很多劉體純麾下襄陽城中的大順駐軍部隊,都是受過李自敬的恩惠,才得以保全性命。
何況這處校場,他們使用的時間也短,李自敬的前營來到以後,幾乎日夜在此操訓。
近兩萬戰兵羅列場內,李自敬身著甲冑,腰跨雁翎刀,站在點將臺高處,心中唏噓。
誰能想到,一個月前,他還在被清軍追著到處跑,手下一個人也沒有。
如此短的時間,卻是成為了一野戰營的制將軍,手下兩萬兵馬,說多不多,說少也確實不少了。
這一路而來,清軍緊追不捨,戰事數度將起,沒有人去給李自敬慢慢成長的機會。
現在的李自敬,已經不再是一個月前的李自敬了。
現在的李自敬,面對兩萬人的注視而面不改色,甚至周身散發出的氣息還尤有蓋之。
至少在眾人之前,李自敬表現出來的是如此。
“開始吧!”
李自敬微微側目,下了軍令。
早就準備好的千餘老本,包括前幾日從鄧州撤回來張顯部下這一百人,都是立即上前。
安靜了沒有多久的校場之中,頓時響起眾多的步鼓聲,號令聲更是不絕於耳。
精騎的選拔標準,大順自有一套章程,是由李自成所創。
李自敬看過這三輪篩選,涵蓋了身體素質、步戰搏鬥、騎射箭術、旗號鼓聞等多方面。
按照這套章程,選出來的必定是精銳中的精銳,無論體力,戰術配合以及上馬騎射,下馬步戰方面,都是全軍頂尖。
李自敬能做的改動不多,所以今日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大順的既定考評制度。
千餘人的前老本士卒們,也都是各地轉戰而來,每個人手上都有不少人命。
但就是這樣的一批精銳,幾輪篩選下來,還留存者竟然不足三分之一,精騎營的選拔標準何其嚴苛,由此可見一斑。
原本千人的大陣,現在站在臺前的,就稀少得有些可憐了。
李自敬聽著報數,心中深沉。
“稟制將軍,首輪透過身體素質考評者八百七十四人!”
“第二輪透過步戰陣法考評者六百九十六人!”
“第三輪透過騎射考評及步鼓號聞者二百八十八人!”
李自敬微微頷首,看著眼前這略有喘息,卻依舊抬頭挺胸、精神抖擻的二百八十八人。
“發甲!”
在這二百八十八人期待的目光中,一隊標營親軍上前,手中捧著一套精良的甲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