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反清 > 第九十一章 文吏

第九十一章 文吏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襄陽城東門向前二里不到,矗立著一座規模宏偉的軍校場。

這座軍校場為洪武年間所建,有明一代多次擴建,規制極為龐大,裝下幾萬人馬綽綽有餘。

如今整個校場,色澤都以黑色為主。

李自敬的前營旗纛衣甲皆為黑色,校場上方旌旗搖動,旗幟與大纛相交,在半空獵獵作響。

校場外,被前營士卒拉起了一條條黑色的橫幅,橫幅前站滿了身著黑色箭衣,手持刀槍的前營士卒。

這般肅殺的氣氛,讓許多人都是面色猶豫,駐足不前。

雖說少了些許的市場煙火氣,但卻令那些前來應徵的襄陽百姓不自覺將走動的身姿挺起了些。

一些膽子小的,甚至是遠遠見到這般場面,便是被嚇得折返回去,絕了想要參軍的心思。

將校場設定成如此肅穆的場面,也是李自敬故意為之。

軍隊中就要幹軍隊的事,煙火氣,那是民間該有的,校場作為軍士檢閱集結之所,更應該氣氛威嚴。

如果連這點氛圍都受不了,參軍上了戰場也會是逃兵,還不如儘早把他們嚇走。

襄陽內外至少要幾十萬百姓,每日前來躲避災禍的流民更是多不勝數,如果想要裹挾,可以輕輕鬆鬆拉起一支七八萬人的軍隊。

但是這樣的隊伍,有用處嗎?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如今前營的人數雖然不多,算上吳兆勝的三千降卒也還不到一萬人,但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

論起質量,比一般三萬五萬的烏合之眾要更好。

李自敬的資金有限,當然也不打算和從前流賊的做法一樣,走到哪搶到哪。

要想在荊襄立足,就需要徹底摒棄逃竄的作風,建立起一套正規的軍隊考勤、餉銀製度。

好在到達鄧州的時候,獲得了一筆意外之財,能支撐一段時間。

這兩萬人,還遠遠不到一個大順主力野戰營的建制,但卻是目前前營能供養的極限。

少於兩萬人,出去了誰也打不過,也難成事。

九千老兵,去教導一萬新兵,新兵老兵的比例接近一比一,管控起來也更容易。

情況就和顧君恩料想的一樣,雖然這段時間,襄陽城內頗有關於前營的惡劣傳言,但擴軍這天,來的人依舊是人山人海。

只不過,來參軍的這些人,多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就連其中青壯也大致如此。

吳兆勝比較穩重,因此被安排到了門前的位置。

在這幾日的擴軍準備中,李自敬也發現了另外的問題。

前營之中,算上李自敬自己,就只有三個人識字。

顧君恩是軍師,要負責管理事務,不能坐在那一直寫冊子。

吳兆勝雖然識字,但也就僅限於識字,看得懂兵書而已,他寫出來的字,就連顧君恩都不認識。

要是讓他去辦政務,到時候寫出來的編制冊誰都看不懂,那麻煩就大了。

至於郝搖旗,李自敬根本連問都沒問,不用想,這貨可能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

李自敬在後世時,身邊都是學生,就算學歷水平較低的,也很少有連字都不認識的。

從未想過,在這個年代,識字率居然這麼低。

整個前營幾千人,識字可以臨時拉出來辦理政務的,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前幾日,談及擴軍當日的兵卒造冊記載等營務,李自敬左手右手掰扯半天,竟然找不到一個可用之人。

確實,手底下能幹事的人太少了。

因此吳兆勝今天就多了一個新任務,就是在擴軍之前,先找到一批識字的拉到前營來充當文吏。

李自敬對於前營的願景,可不單單只是拉出去打仗這麼簡單,需要五臟俱全才行。

吳兆勝踏前一步,眼眸環視眾人。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