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自從山海關兵敗,荊襄便是一片亂局。
襄陽府尹牛佺與樂氏往來密切,劉體純則只管軍務和屯田,對待襄陽城內的各方面市價和商人行為,也都以求穩為主,不會多管。
誰能料想,整個襄陽城內勉強形成的格局,被一批新來到的軍隊徹底打破。
這一隊殺氣騰騰的順軍,顯然不是為了買藥而去。
吳兆勝一隻腳踏入堂內,凝眸環視左右,注意到他的人,皆是為渾身殺氣震懾,躲避開來。
樂氏家丁神情一凜,連忙上前。
“軍爺,軍爺來抓藥嗎?”
吳兆勝輕蔑地看了他一眼,隨即將其一掌推開,大闊步走入堂內,渾厚的聲音響徹前堂。
“叫你們樂氏,在城中的主家人來見我。”
“告訴他,本將乃是奉永昌天子詔命,節制東路小闖王李自敬下轄,右果毅將軍吳兆勝!”
吳兆勝的手勁很大,就算沒怎麼使勁,也是讓這家丁差點跌倒在地,撞到牆才是堪堪扶住。
隨後,他便是一臉震恐的掀開卷簾,進入後堂藥坊。
有明一代,藥鋪已經發展很是成熟,皆以前店後坊為格局。
前店是櫃檯,介紹藥品陳列,和解答一些基本的傷病問題,為患者抓藥。
後坊則負責進貨、儲放、加工等環節,有些規模比較大的百年老鋪,比如這樂氏同仁堂,更是設有坐診郎中。
坐診郎中負責給病人診斷,然後再直接從藥鋪拿藥,完成了一條龍的服務。
只不過這些坐診的老郎中,一般只是為有錢人而服務,平民百姓沒有這個待遇。
當然在明朝的社會福利還是不錯的,朝廷一般設有惠民藥局,可以免費給病患服務,藥品也是免費。
只不過到了後期,朝廷財政破產,這惠民藥局便是也形同虛設,郎中跑光,藥品也很少補充。
因此,地方診治病痛,依舊要以這些地方藥鋪和民間郎中為主。
很快,一名身著綢袍,頭戴帽巾的中年商人快步走出藥鋪,第一眼便是瞪大了眼睛。
方才聽說訊息,樂弘廷便是知道,前營初到襄陽,新官上任三把火,定是來者不善。
只是他沒想到,李自敬第一個找的居然會是他。
而且這一次出手,李自敬可謂是相當的果斷狠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樂弘廷是個商人,知道前營這次手筆這麼大,不可能是為了來抓藥的。
直接派了這麼多兵,明顯是那小闖王李自敬想借助此事,給所有在襄陽的豪商一個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