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牛金星而言,今日李自成第一個詢問他的意見,就已經是十分讓人高興的事。
其它的事,他才管不著。
其餘大順文武也都對這些降卒不太感興趣,既然吳兆勝沒死,這批人始終就是燙手的山芋。
一眾大順文武齊齊拜身,高聲贊同。
“臣等謹遵永昌皇帝諭令!”
李自成站起來,將目光望向李自敬,神情複雜,喜憂參半。
他心裡明白,這場火壓根不是李自敬的問題,更不是吳兆勝或戴之俊放的。
這場火,是李自成自己放的。
這一把火能為李自成創造一個堂而皇之除掉內奸的口實,更能留下大順軍和平收編降卒的美名。
對於如今缺兵少人的大順軍來說,這種名聲是很重要的。
有了這種收編降卒的名聲在外,才會有更多的明軍、清軍在戰敗之際選擇投降。
因為他們知道,投降等於免死收編。
要是不分青紅皂白把這批人殺的殺、散的散,那大順軍就會留下一個濫殺降卒的惡名。
在戰場上,會有更多的敵人選擇頑抗。
李自成的目光早已經透出這座小小的秦王府,觀察著整個天下,現在他的野心很大。
區區關中之地,不再是他想要的。
對於李自敬這次的表現,李自成是喜憂參半,既有些滿意,也很是擔憂。
滿意的是,李自敬堅守住了初心。
李自敬沒有因為害怕因為神機庫失火被追責,選擇將事情推給手下人頭上頂罪。
這樣的美德,是很多人缺少的,也必定會受到萬人追捧,因此李自成對李自敬的帶兵實際上已經不是很擔心了。
現在他更擔憂的是,李自敬的城府太淺,尚需歷練。
那日李自成稍一試探,李自敬的喜怒哀樂便全都寫在臉上,在遍地都是人精的荊襄一帶,實在危險。
可是如今大順四面受敵,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給李自成慢慢對這個三弟進行培養了。
也沒有時間,讓李自敬去慢慢成長了。
荊襄一帶,是時候讓他去試試了。
李自成的眼中透出深沉,他早就明白,大順的真正成敗,不在於關中,而在於荊襄。
喜歡反清請大家收藏:()反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