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敬向後招招手,將一套箭衣、棉甲、棉衣接到手上,捧到他的面前。
“制將軍,這...這怎麼使得...”
吳兆勝看著這些東西,心裡五味雜陳。
上次的話,吳兆勝心裡很有觸動,但也只當是李自敬說說。
卻沒想到,李自敬說的話這麼快就做到了。
大順軍如今到處都缺物資也缺兵源,吳兆勝知道,李自敬要搞到這些有多不容易。
很多清軍降卒,看著發到自己手中,與前營普通士卒一般無二的刀槍、箭衣和棉衣等物,也都是不知所措。
這其實不是東西好壞的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在清軍之中,他們這些人也都是被當炮灰使,那些八旗老爺們,一向是看不起他們。
更別提會把他們這些綠營,視同普通滿洲兵的待遇,那更是想都不敢想。
吳兆勝這個綠營都統,在多鐸面前也基本就是端茶遞水的角色。
在大營時,軍務大事上根本是多鐸的一言堂,吳兆勝是插不進去話的。
從未感受如此重視的他,一時間有些動容,捧著李自敬親自交到他手上的這套衣甲,一時間無語凝噎。
士為知己者死,吳兆勝也曾是遼軍將領,在遼東為了國家與建州以命搏命。
那段往事,如今早已不堪回首。
清軍的狗當多了,再重新當回人就已經是奢望。
至少,李自敬是真的把他當人在看,而不是一個隨時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狗腿子。
吳兆勝的變化,戴之俊看在眼裡,面上沒什麼動靜,眼底的陰鷙卻在微微湧動。
......
劉芳亮在西安休整幾日,於今日率領左營主力南下馳援漢中的訊息,傳遍了西安。
一時間,群情激動。
大順軍沒有要逃跑的意圖,李自成也決意留在西安。
劉芳亮領左營主力南下,更是給了全西安軍民吃了一顆心丸。
西安雖然四面受敵,但大順軍卻有以一敵四的心氣,在李自成的接連安排下,人心趨定。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銳意滅明的李闖王,他又回來了。
當夜,一匹快馬趕到前營。
“陛下諭旨,令制將軍李自敬,明日領前營並吳兆勝部降卒,馳援荊襄,節制東路諸軍!”
李自敬接了諭旨,沒有任何激動的神情,卻是滿臉擔憂的望向神機庫。
不知如何,吳兆勝和戴之俊到現在都沒有一點動靜,難道是自己猜錯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郝搖旗所說,戴之俊暗中派人接近火藥庫,又是為什麼?
這一夜,北風蕭瑟,西安城中一片寂靜。
由於劉芳亮領左營幾萬人馬馳援漢中去了,西安城中的大順軍兵力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