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在這站著?”
李自敬聽了這話,微微頷首,但並沒急著進去,卻是上下打量一番,看著眼前的郝搖旗,似笑非笑。
對於吳兆勝這個人,李自敬沒什麼好印象。
吳兆勝在歷史上曾是明遼軍,在遼東降清,入關後隨多鐸南下,領一萬漢軍綠營。
潼關之戰時,吳兆勝在挖通隧道前,都是不遺餘力地做二韃子,執行起多鐸的命令毫無顧忌。
這也足以證明,他後來臨陣倒戈,在潼關之戰時投降大順,只是性命攸關而已。
這樣的人,難說對大順到底有多少忠心。
三姓家奴,不外如此。
對於這樣望風使舵的人,李自敬是根本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也根本不願意見。
明末就是這樣的漢奸多了,才能讓數量稀少的旗人統治了天下。
他願意等,那就讓他等著。
“大帳軍備重地,不能沒有防備,制將軍還沒回來,卑職回去也是無事可做。”
郝搖旗面色肅穆,忠厚的臉上盡是一絲不苟。
李自敬看著他的樣子,卻是笑著搖了搖頭。
這個郝搖旗,實在是憨得有些可愛,這種事情何必非要親自來做,隨便找個老本兵來就行了。
李自敬其實沒那麼多可挑的,靠在大帳一側的木柱上,環手於胸,上下打量起來。
歷史上來說,郝搖旗在大順沒有得到重用,屢不得志,如今也是主動投到前營來。
這段時間以來,郝搖旗辦事都很認真,雖然一直都只是個掌旗官,紮營章程卻也甚為熟悉。
這樣的人,為什麼會在軍中得不到重視?
李自敬盯著郝搖旗的側臉打量,心道看來這個郝搖旗,還是有事情瞞著自己沒說。
“辛苦你了,站累了叫人來替就行。”
李自敬想了想,卻也沒問,只是拍了拍郝搖旗的肩膀,整理身上的箭衣,走進了自己的大帳。
這處大帳,位於營地最中間位置,內中也最為寬闊。
大帳的正北側放著一方桌案,擺有些許的軍中文牘,文房四寶正靜靜躺在上面。
大帳內比較空曠,除桌案外,只有架設盔甲武器的幾個架子,以及用作給將領們商討軍務坐著的椅子。
至於地圖、沙盤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的。
吳兆勝正坐在其中一個椅子上閉目養神,昏昏欲睡,看樣子的確是等了有一段時間。
突然,一隻手輕輕搭在了他的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