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毫不懷疑,只要再多說一句,就要把小命交代在這裡。
都是如蒙大赦,連連叩頭。
“奴才這就再去催!”
“滾吧!”
看見這些無用的漢軍,多鐸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上次戰敗,完全是因為綠營組成的軍陣被大順的三堵牆騎陣衝散,如果都是滿洲八旗,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多鐸及時率領後軍撤離,這才沒有造成更大損失。
對於耿仲明被擒殺,多鐸在當天夜裡得到確切訊息,當時也很震驚。
按理說耿仲明逃跑的功夫不弱,其部下也多為投降的明朝邊軍組成,不應該被追上。
震驚歸震驚,多鐸也立即升帳,決意在潼關外堅守,等待援軍抵達再行進攻。
這一晝夜,多鐸曾不止一次地親自策馬馳出大營,觀察附近地勢,指揮清軍在大營外圍五里以內挖遍了溝壑、陷阱,壘砌了眾多的土牆和碉樓。
牛頭塬上也被多鐸派出精銳滿洲護軍搶佔,可以與大營外形成三個方向的交叉火力。
對於大營的防禦,多鐸有十足的信心。
最為主要的,現在清軍雖然只剩下三萬多人,卻有一萬的正黃旗、正白旗、鑲紅旗滿洲三旗精銳。
昨日被打散的兩萬多綠營敗兵,正在一點一點回攏,不過這些人的死活多鐸根本不在乎。
只要一萬多滿洲兵沒有折損,綠營全死光了也無所謂,再招募起來簡單得很。
“稟豫親王,大營四里外發現流寇大軍蹤跡!”
忽然之間,一名滿洲哨騎賓士回到大帳外,翻身下馬一氣呵成,隨後奔入帳內。
帳中清軍將領,聞訊紛紛眼眸一緊。
“有多少人?”
“回豫親王,數目不清!”
“只見到金陡關外旌旗四起,煙塵遮天蔽日,大批流寇浩浩蕩蕩,無邊無沿!”
多鐸卻冷笑一聲,拍案而起。
“好啊!”
“本王沒去找李賊報昨日一戰之恥,他卻自己出來送死了。”
多鐸立即開始穿戴甲冑,邊穿邊道。
“傳令,叫李率泰領漢軍正藍旗、正黃旗三千人,堅守大營外四里,利用溝壑陷阱延緩流寇攻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