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亮已在衝鋒時將手中馬刀換成鐵槍,一馬當先衝入人群之中,將眼前清兵一槍挑開,隨後向沖溝底部望去。
牛頭塬下衝溝的底部,依舊有幾十名披掛重甲的清軍在向上緩慢攀爬。
劉芳亮明白,埋伏於此的清軍人數不多,大概只有幾百人,但近戰廝殺能力極強,不能讓這些清兵從容爬上坡頂。
得想個辦法,把還沒爬上來的清軍解決!
他忽然想到,這次劫營聽李自敬所說攜帶了不少火器,剛好派上用場。
所謂霹靂炮,形狀類似小型山炮,可使一人懷抱前進,遇敵也可單人使用。
無攔炮與其說是炮,說成可單人投擲的紙球更為恰當,其捲紙為筒,大小與碗相同,中藏火藥,擲出落地則炸,遇人燒人,遇寨燒寨。
這兩樣,都是戚家軍使用過的劫營神器。
“扔!!!”
劉芳亮將一顆掛在馬鞍旁的無攔炮捏在手中,掂了掂分量,扔下衝溝。
老營精騎們也不戀戰,聞言撥馬而走,清軍身披重甲,身後又有步行的大順軍纏鬥,追擊幾步便是返回。
在撤出的途中,老營精騎們亦都取出紙球,雨點似的朝沖溝扔下。
紙球被扔到坡下,撞在一塊巨石上轟然炸開,如同開花彈一般分成數股,動靜雖大,但碰到清軍盔甲便被彈開,根本無法造成任何殺傷。
劉芳亮蹙緊眉頭,本就對朝廷火器不抱任何希望的他,這下更是滿臉的嗤之以鼻。
“制將軍!”
劉芳亮剛剛轉頭,便聽到一聲呼喚,轉身一看,滿臉的震驚。
無攔炮之所以被明軍在兵書上冠以劫營神器之稱,正因為它的威力完全不是一般火器可比。
紙球炸開真正的用途並不是以火焰傷人,而是隨處可燃。
火球被清軍盔甲彈開,但卻迅速引燃了坡底隨處可見的藤蔓和枯草,形成帶毒的煙瘴。
幾十顆無攔炮砸下去,火勢迅猛而起,這個時候,溝底的清軍也都發現了事情不太對勁,開始奮力滅火。
滅火不成,便是向上直射弓箭,用滿語破口大罵。
沖溝向上畢竟有一段距離,而且清軍使用多為硬弓,利於直射,大順騎兵在坡頂投擲無攔炮,有天然優勢,只需稍加躲避。
由於沖溝地形是向下凹陷,煙瘴不易散開,無論清兵如何努力,火勢卻也是不減反增,煙瘴因此迅速蔓延,幾十名坡底的清軍很快便被包裹進去。
聞到煙瘴的清兵無不是手腳發軟,頭腦發昏,再有力的雙手也抓不住坡上。
方才那些骯髒不堪的滿洲話,漸漸變成了臨死前悽慘絕望的哀嚎。
劉芳亮的臉上十分驚喜,他看得出來,溝底這些清軍就算沒有被立刻毒死,對自己也不會再有任何威脅。
等待著他們的,只能是活活被燒死!
喜歡反清請大家收藏:()反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