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他們七人的自我介紹之後,陳舒涵詢問:“郝教授,保安山的西漢梁國陵墓群早就挖掘結束、並修建成為了旅遊景點,可你們再次專門來到這裡,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發現?”
“小姑娘你真聰明。”郝教授點點頭說道,“我是收到了這兩位記者的來信,說是在芒碭山裡又找到了一處隱蔽的墓門,說是裡面有個大墓,於是就過來檢視。如果真是一座大墓,那我們對古代遺蹟的研究就更深入了一步!”
兩位記者中的小吳謙虛道:“這可不是我們發現的,是本地的一位村民發現的墓門。他看著墓道里面黑黝黝的,不知有沒有危險,沒敢進去,便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當地的記者……所以我們才會知道。”
陳舒涵疑惑道:“僅是一位村民的話,你們就真的相信嗎?萬一他說謊怎麼辦?
如今不是有很多人為了博得眼球,便在網上公佈虛假資訊嗎?萬一他就是那類人,你們不就白跑了一趟嗎?”
記者小董往篝火裡面添了兩根樹枝,搖頭道:“這件事是真實的可能性極大。因為那個村民並不是口說無憑,他在墓門那裡撿到了一枚銅錢,並給當時採訪他的記者看了。銅錢確實是真的……”
陳舒涵好奇地問道:“那枚銅錢能借給我看看嗎?”
小董並沒有立時回答,而是轉頭看向郝教授。
郝教授點點頭,說道:“無妨,我們的工作又不是見不得人。茗音,既然人家小姑娘想看,你就將那枚銅錢的照片,借給她看看。”
郝教授的女學生柏茗音答應一聲,便從揹包裡掏出一個信封。照片便放在信封裡面。
陳舒涵接過照片,藉著篝火的光亮,看清了上面的銅錢。
銅錢旁邊還有一枚現代的五角硬幣作為參照物。兩枚錢的大小相差不多。
銅錢的穿孔比較大,無內外廓。錢文製作比較粗糙,除了上面印著一個“半”字外,再無其他圖案。
曹一仙也湊過來看銅錢的照片,他輕咦一聲道:“咦……這不是西漢早期通行的貨幣——‘半兩’銅錢嗎?”
對於曹一仙一眼看出銅錢的年代,考古隊的幾人都對他刮目想看:原來這位老者不是什麼全瘋的精神病啊,他清醒的時候,眼神之毒辣,一眼便能看出‘半’字的含義。
郝教授還稱讚道:“想不到曹先生也是此道中人啊!您以前在哪所學校或研究院中工作?”
曹一仙尷尬一笑。他哪裡是什麼考古學家啊!分明是他在年輕的時候,跟著什麼自稱是摸金校尉的那些人下過幾次墓,從他們口中聽到、習得了一些皮毛罷了。
於是曹一仙乾笑兩聲,解釋道:“我只是平時比較喜歡收藏古董,對古代遺蹟的見識比較多而已,不過跟你們這些真正的考古學家相比,我知道的那些完全是九牛一毛,班門弄斧而已~”
郝教授笑道:“曹先生你就不要謙虛了。這照片上的銅錢,確實是西漢早期流行的‘半兩’銅錢,重量只有三銖(約2.1克)。
您能一眼識別出此錢,就證明你比普通的收藏家高了不止一個籌啊……”
陳舒涵接過話頭,說道:“我爺爺可是個收藏迷,他的收藏室裡可是藏了好多古董呢。我說的對吧,爺爺?”
曹一仙是收藏了一些古董不錯,就放在奇聞辦的三樓。所以他怕家財外漏,不允許曹小賢、朱世雄上三樓。
不過這些古董可不是他透過正當途徑獲得的。前面也提到過,他下過幾次墓。既然下墓,自然不會空手而歸,所以大家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