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再次來到大廳,各自找到座位坐好。曹小賢並沒有落座,他站在大廳中央,低頭思索、儘量理清所有的思路。
管家白鑫煮熟了咖啡,給每人都倒了一小杯。
待大家都喝了咖啡、疲憊有所緩解,管家白鑫率先打破沉默:
“再過不久就破曉了。現在外面的大雨也有減弱的趨勢。等到天亮,我們就能與警方聯絡上……”
趙瑞道:“曹先生,你大半夜的把我們叫到大廳,到底又發現了什麼?”
他的表情有些急切,恨不得上前抓住曹小賢的脖子,讓曹小賢一口氣將話全說出來。
墨瑩瑩比較理性:“剛才聽曹先生話中的語氣,不會是你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吧?”
“嗯,差不多了……”曹小賢清了清嗓子,沉聲道:“根據我的思路,模仿吸血蝙蝠詛咒、在這棟別墅裡發生的案件,是真兇費時頗久的計劃殺人!如果我的直覺沒錯的話,不及時阻止真兇,還將會有第二個犧牲者……
不過,殺人計劃到此結束!使用如此慘絕人寰的手段,犯下故意殺人罪的真兇……那個‘吸血蝙蝠’就在我們這些人當中!”
曹小賢一開始就懷疑是別墅內的某人殺害了魏銘,但他一直沒有將這個懷疑說出來。他怕講出來後,加重大家的恐慌情緒。
“啊……”
其他人都被曹小賢的話驚到了。
緊接著,廚師趙瑞嗤笑一聲:“還以為你要說什麼呢……我們所有在場的七個人,都不可能是兇手。剛才我們不是縷了一遍每個人的行蹤嗎,在八點至九點之間的死亡推定時間內,任何人都無法上到二樓去的!”
馮姨也跟著說道:“就是啊!若把墨女士搬到二樓去,還要不讓任何人看到,人是根本辦不到的……所以我就說嘛!是吸血蝙蝠殺死的魏醫生啊!你們怎麼就不信我的話呢?”
對於曹小賢的話,方芳也持懷疑的態度:“剛才不是剛剛才推敲過這事的嗎?在場的這些人,在魏銘的死亡推測時間裡,都是沒有上過樓的。”
面對大家的七嘴八舌,曹小賢大聲道:“確實如此!兇手沒有在八點至九點這段時間內上過樓。可是,如果行兇現場並非是在二樓呢?”
“哎?”大家都輕咦出聲,不明白曹小賢講的是什麼。
廚師趙瑞最先理解曹小賢話中之意,他說道:“怎麼可能!魏先生的房間不是掛上防盜鏈了嗎?那可是一個密室啊!如果行兇現場不在那裡,兇手就要先將魏先生的屍體搬進去,然後掛上防盜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曹小賢搖搖頭,解釋道:“其實,我們一開始就陷入了一個誤區。在魏先生的房間裡發現了他的屍體,就自然的認為他是在自己的房間內被殺害的。
這種心態,在心理學上稱為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
舉個例子: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為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
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著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卻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志。
這就是“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我們都被真兇給騙了……真兇利用我們一進入房間時,看到魏銘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而房門卻是鎖著的,潛意識裡給予我們提示,暗示我們那個房間就是案發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