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是沒有人來收購,現在有人肯來收購。
他們自然也是痛快的將股份賣出,連還價都沒有。
剩下的就是官方手上的股份了,在林北打過報告,上面打過招呼之後。
收購大夏矽業的方案,也是快速的完成。
大夏矽業的領導們看顧黎陽就像是看救星一樣。
這些年大夏矽業欠下的債務將近十億,公司內還有三千多的員工。
每個月要支付出去大量的工資,要不是有國家的補貼,大夏矽業造就玩完了。
現在顧黎陽過來接手,自然也是要將這些債務接手過去的。
所以顧黎陽提出十二億收購大夏矽業,他們值錢也就那幾座礦山。
顧黎陽給出的是市場價,所以他們也沒有拒絕。
畢竟龍興真正要花費出去不止這麼一些。
完成大夏矽業的收購之後,顧黎陽馬不停蹄的帶著鄧景倫前往下一個目標。
這次出來,顧黎陽可不是單單只是收購一個大夏矽業而已。
竟然決定要自給自足了,那自然是要面面俱到。
在龍吟釋出之後,截止到今天一共售賣出二十多萬臺,再加上龍隱的,現在顧黎陽的手上至少有一千億的資金。
一句話,他顧黎陽不差錢!
將大夏矽業收入囊中之後,顧黎陽依次將明良精密、中芯科技、極光感測、雲嶺特鋼、陽華能源等公司統統收購。
這些公司都是一些不出名的公司,技術也不是業內頂尖的。
但是卻是顧黎陽心中最合適,顧黎陽才不要他們的技術多麼頂尖。
再怎麼頂尖都沒有他顧黎陽的頂尖,他要的是高價效比。
大夏矽業;專門生產各類矽類產品,比如單晶矽等等。
明良精密:專門製造車燈、車載攝像頭、車內微電子產品、智慧座艙等產品。
中芯科技:專門弄晶片設計,晶片製造的,不過工藝不高,大部分都是22n的車載晶片。
極光感測: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生產感測器的,無論是光刻機、手機以及汽車上都需要。
雲嶺特鋼:冶煉、加工鋼材的,用來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車身、車架。
陽華能源:生產鋰電池、擁有各項電池相關專利。
......
這些被顧黎陽收購的公司,都是顧黎陽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以及晶片行業做準備。
竟然不給自己供貨,那自己就將所有硬體、零部件、原材料都自己生產,實現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