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
“連線太多,連線點也多,遍及整個飛船的方方面面。
最後沒辦法只好將線做好標記然後將制動系統單獨切割下來。
來到這裡再找連線的時候,和其他的資料對不上了。”
“其他的呢?”
“這艘飛船的防禦系統採用的是一種氣體防護罩。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或者隕石之類的東西,這個氣體防護罩可以迅速開啟,將外在的危險減除掉。
不過也是和制動系統緊密相連,這個東西徹底廢了。”
“知道什麼情況就很了不起了,誰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將所有的東西都學會的。”
“我們的試錯成本太高,也試不起。
你總共帶回來三艘,現在已經破壞了一艘,要是找不出來資料的話,拆除根本就沒有意義。”
“最起碼讓我們的人能直觀地看到裡面的情況了,這也是一種成績。”
“你的期望值太低。
我們為了這三艘飛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要是沒有一點成績的話我將無法對上面交代。”
“這也不是你的錯,主要是這些東西太先進。
它對於我們來說是全新的,沒有見到過的。
用我們現在掌握的知識來分解高科技的東西當然不會那麼理想。”
“我知道這些,上面也知道這些,但是我們的目的可不是這些。
我們的科技想要進步,就要發現這些飛船內部的聯絡,收集最真實的資料,然後才能指導我們去生產這些東西。”
“你的想法太超前,我的想法是這些東西我們要先會用,然後再去掌握這裡面的聯絡。”
“你不是不會開嗎?怎麼用?”
“我不會開有人會開啊。我剛才不是跟你說過了嗎。”
“你什麼意見?”蔣啟新問了一句。
“去飛船上學著如何使用。”
“這裡還看嗎?”
“看不看都無所謂,一堆破銅爛鐵我也不知道哪是哪,看了我也記不住。”
“那你跟我走。樑子和葉子、玉兒就留在這兒吧?”
“蔣總,你讓梁哥留下我沒意見,葉子和玉兒得跟著我。
我說了我也不會開,我也不會去學。
主要是葉子和玉兒跟著學。”
“那咱們都去吧。樑子也知道那個地方。”
蔣啟新看郭旭陽這樣說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