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臺由漢白玉砌成,成半圓形,足以容納百人同時站立,皇帝領著皇室成員踏階而上,這個祭臺只有皇室成員可以踏入,百官紛紛矗立在天梯之上,神色肅穆抬頭仰望。
皇帝上來後便看見李長空與月傾城分站兩旁,對她微微頷首,然後把目光投向李長空,客氣的道:“此次祭天就勞煩大祭司了“。
李長空面目陰沉,一言不發。
皇帝也不介意,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時辰差不多了便開始準備。
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進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拜位。
行初獻禮: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舞“干鏚之舞“。然後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禮,併到配位前獻爵。
行亞獻禮:皇帝為諸神位獻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行終獻禮:皇帝為諸神位依次獻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
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撤饌:奏“熙平之章“。
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祭天的過程枯燥且乏味,到了這裡祭天儀式已是接近了尾聲,只差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月傾城在一旁昏昏欲睡,連續幾日她都沒有好好休息,再加上這好似催眠的樂章在耳旁不斷的響起。
終於樂聲息止,皇帝跪於祭臺前,雙手舉過頭頂,等待承接神明的旨意。
其實早年間祭天根本沒有這個步驟,只是隨著天機門的崛起,在百姓心中烙下了神明的烙印,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便是帝王也要順應民意。
所以大陸上的各國在每年的祭天儀式上又增添了一項步驟,便是承接天意。
李長空大步跨前,來到皇帝的前方站定,雙手捧起一卷純白的錦帛,交於皇帝之手,皇帝起身,開啟錦帛看了兩眼,臉色一沉,深深的看了看李長空後便開始大聲誦讀。
隨著皇帝的聲音響起,祭臺上下鴉雀無聲,人人面顯狂熱的聽著神明的旨意。
聲落,祭天台上依然鴉雀無聲,人人面上喜憂參半,天意中說明,天降紫微星落於西涼,乃是國之大運,天降洪福。
但往往事情沒有完美的,福星降世,也伴隨著一顆災星落於西涼,這顆災星將會給西涼帶來大災難。
天意中對這顆災星也有提示,隱於廟堂,乃是一個無臉之人。
安靜的祭臺上不知誰先小聲說了一句,“無臉之人?還在朝堂上?咱們朝廷只有國師已面具遮面,這不正是天意中提到的無臉之人嗎?“他的聲音不大,但因為此時周遭的寂靜與祭臺的特殊構造,把他的聲音放大了無數倍,讓下方的人聽了個清楚。
喜歡重生毒醫很傾城請大家收藏:()重生毒醫很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