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金冊玉蝶
百姓們聽到聖旨上的內容,主動為劉辨讓開了一條道路。
眾人跪在地上感激道:“多謝弘農王的救命之恩,小人們來生定結草銜環,報答弘農王的恩情。”
傳旨太監前來迎接,他們也沒有辦法阻攔,千言萬語在他們的心中匯聚成了一句話。
百姓們的想法很淳樸,劉辨的恩情重如山嶽,他們這輩子是還不清了。
若不是劉辨獻出藥方,提前籌備藥草,他們全家老少還不知要死多少人。
從豫州、兗州等外郡前來的客商,將全族人都遷來了長安。
聽說有的客商族人死亡過半,他們能來長安還是邀天之幸,沿途看到的慘狀令他們刻骨銘心。
貧窮百姓,全族病逝的事情,數不勝數。
荒郊野外全是新堆的墳頭!
百姓們回想著前段時間長安城內的狀況,有的百姓還能想起自己面色發青,病倒在床的悲苦經歷。
但他們有免費的藥湯可以飲用,而且效果奇好!
兩相對照之下,幸福、僥倖、感激的複雜心情更是令他們發自內心,想要報答劉辨。
賈詡、徐庶、龐德、魏延等人站在岸邊,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知不覺思緒就受到了百姓們的感染。
這可是百姓們的自發行為,他們沒有用任何手段!
只有真正為百姓謀福的明君才能做到這一切!
他們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徐庶用長袖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然後朝龐德一揖到地。
“多謝龐將軍,當初若非你及時趕到新野,我險些錯過明主。”
龐德雙手將他攙起:“元直,你真正要感激的人應該是主公!若非主公命我前去,我還不知道荊州有你這麼個大才子呢!”
二人哈哈笑了起來,旁邊的魏延聽了暗暗得意。
與徐元直相比,他可是劉辨親自從荊州帶來人!
想到這點,他還有些驕傲。
接著便琢磨起了,明年將老父從荊州接來長安的想法。
賈詡撫須一笑:“老夫這輩子能遇到主公,真是三生有幸,不僅滿腔抱負可以實現,還白白得了一個好女婿,哈哈哈。”
眾人在心中感激著劉辨的時候,當事人已經被傳旨的宦官領到人群外的馬車前,半請半讓將其推進了馬車。
“你們兩個好生伺候著,快幫弘農王換上王服,陛下和滿朝文武還在宮裡面等著呢。”
傳旨的宦官朝馬車內的兩名下屬,開口催促了一句,轉過身親自幫劉辨趕起了馬車。
劉辨透過馬車上的木窗,看了看不遠處的眾人,一股充實的成就感在他心中蔓延開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說得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似乎自己身體力行,做到了這一點。
劉辨臉上露出了不易覺察的笑意,身側的兩名小宦官恭敬幫他脫下外袍,拆下發冠。
經過兩名小宦官地服侍,馬車入城前,劉辨就將裡三層、外三層的王服穿在了身上。
劉辨扶了扶腦袋上沉重的翼善冠,瞧著銅鏡內自己的模樣,突然覺得陌生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這幾年來的氣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