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祿:“……”
十餘日後,大船載著最後一批難民,來到了京兆尹。
劉辨領著馬雲祿等人,前往難民營視察。
十餘萬難民分散成上百個小營,有序排列在京兆尹南部。
荊州來的糧草,一天內就送到他們手上。
單此一項,就能省下不少運輸費用。
最先搬來京兆尹的六萬難民,還能找到搭建茅草屋的竹木、茅草等物。
後面遷來的難民們,不要說搭建草屋,連生火做飯的草屑都找不到了。
十餘萬難民,加上本地二十餘萬飢腸轆轆的百姓,嚴重超過了朝廷的賑濟能力。
劉辨命人在土坡旁試著挖了一個窯洞,發現本地土壤乾溼適度,窯洞上方沒有坍塌的可能,立即讓難民依照此法挖掘臨時住所。
難民進入窯洞,感受了一下里面的氣溫,驚喜道:“大都督的辦法真是太好了,住在這裡,比住在草屋還舒服!”
他們的要求很低,只要能遮風避雨就足夠了,進了窯洞才發現,結果好地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上千上萬的窯洞,意外解決了難民們的居住問題。
龐德摸著自己的腦袋,樂滋滋道:“用這個辦法,就是再來一百萬難民,我們也安置得下。”
陳群被他的話嚇了一跳,十餘萬難民已經快把朝廷吃窮了,再來一百萬,估計就要發生搶糧混戰了。
扭頭想到今天前來見劉辨的目的,他恭敬道:“主公,右扶風蘇茂,決定歸附朝廷。朝中百官認為主公才德俱佳,能力出眾,將收復的事情委託給了主公。”
說完,陳群從袖筒中拿出了一卷聖旨。
朝中百官本想讓劉辨儘快返回長安,但見他將京兆尹內的事情處理得極為穩妥,便將右扶風的事情依然還是委託給了他。
劉辨搖頭苦笑,自從離開荊州,他似乎就沒閒著。
接過聖旨領著龐德等人,動身趕往了右扶風。
劉辨到來後,蘇茂領著五十餘名官吏跪在城門外,以示歸服之心。
“大都督,這是罪臣的印綬,請大都督收回。”右扶風蘇茂,雙手託著一方木盒,語氣恭敬。
“蘇將軍深明大義,城內官吏在下暫不調動,右扶風一職還請蘇將軍繼續擔任。”劉辨客氣回應,親自率領三千騎兵進了城池。
檢視過府庫內的存糧,劉辨失望地發現右扶風九萬百姓,雖然不需要朝廷賑濟,但是也無法為京兆尹和弘農郡的百姓提供糧草。
“只有五千石存糧,看來朝廷還要繼續從荊州購買糧草。”
劉辨合上簿冊,輕輕撥出一口氣。
“擬旨,命右扶風官吏輪流入長安學院,進習新學。”
陳群得了吩咐,拿出一卷早已加蓋御印的聖旨,快速寫下旨意。
宮裡面的那位只是個女扮男裝的假皇帝,為了方便行事,陳群特意帶了幾卷聖旨。
文武百官猜測皇帝陛下心思深沉的時候,哪裡知道旨意並非來自宮裡面的那位。
為了安撫人心,右扶風和京兆尹的官吏劉辨暫時都沒有變動。
在右扶風只待了兩天,劉辨就處理好的一切瑣事。
魏延懷抱鐵刀守在劉辨的房門外,只等天亮便隨大軍返回長安。
最近聽過、見過的一切,讓他如在夢中。
這段時間見過的高官,比他在荊州一年見過的都多……
喜歡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