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護身符
龐德朝將士們揮手道:“我們繼續追擊張濟!”
不料,張繡帶兵用羽箭在背後偷襲。
龐德分出去一千騎兵應付張繡,親自率領兩千騎兵殺向了張濟。
只要他能攔下張濟的殘軍,日落前就會有一萬大軍趕來支援。
好不容易擺脫了張繡的阻攔,前方跑來了一群百姓。
百姓們用身體擋住道路,哭求他們暫停進攻。
龐德大罵張濟叔侄的無恥,擺脫了百姓們的阻撓,後方又被張繡帶兵纏住了。
雙方廝殺了半天,張繡率領十幾名殘兵,扭頭奔向黃河岸邊。
他到來時,叔父張濟已經帶領大軍,平安渡過了黃河。
幾名士兵等在小木船上,及時將他們接去了對岸。
龐德望著船上的張繡,氣得目眥欲裂。
“張繡!潼關已經被朝廷收復,你叔侄二人逃回弘農,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何不早降?”
兩次阻殺計劃,都被張繡攪黃。
喊聲中,龐德竟然對其欣賞起來。
張繡冷著臉不作回應,即便投降是最好的選擇,他也絕不會苟且偷生。
叔侄二人從涼州來到中原,一起經歷過的生死,榮辱與共。
他這身本事還是叔父傳授的,二人之間的關係比親父子還要牢固,絕不可能做出苟且偷生的事情。
上岸後,眾將正向張濟請示。
“將軍,接下來我們如何應對朝廷的反擊?”
“失去了潼關,弘農郡就失去了西部屏障。我們依靠八千人馬,恐怕難以抗衡朝廷。”
“情況可能更加糟糕,南部的劉表,東部的袁術,說不定也會對弘農垂涎三尺。”
張濟聽到眾將的詢問,嚴肅道:“你們放心,朝廷不會和我們這麼快魚死網破。只要我們堅持到寒冬,朝廷的兵馬定然不戰而退。”
眾將出聲問道:“將軍,距離寒冬到來,還有些時間。朝廷怎麼會放棄這個良機?”
張繡道:“叔父,我們主動進攻長安,雙方刀兵相見,朝廷怎麼會對我們手下留情?”
眾將也是如此想,只不過他們不方便說出來。
聽到張繡問出這個問題,眾將靜靜等著張濟的回答。
張濟扭頭看向張繡,笑著提醒道:“侄兒,我們還有一張護身符,你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
張繡呼吸一滯:“叔父,您確定天子會在乎此人?”
“一試便知!”張濟說罷,眼底露出了瘋狂的笑意。
……
劉辨乘船到達荊州邊境時,就聽到了張濟叔侄敗逃的訊息。
沒有了亂兵的顧慮,劉辨用銀子僱傭了百十名苦力,讓他們將貨船上的糧草,搬進渡口旁的貨倉。
劉辨下了客船,笑道:“魏延,你去城內張貼告示,就說我們要請人運送糧草去長安,家中有運輸工具的百姓都可以前來報道。”
魏延領命而去,當天就有數百名百姓前來問詢。
百姓們聽說根據運輸重量計算費用,費用比平常多了兩成,當下爽快答應下來。
劉辨四人在客棧休息了兩天,出發時身後的運糧隊伍頗為壯觀。
百姓們的運輸工具可謂五花八門,幾乎包括了這個時代的全部運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