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書院衝突
豫州學子細細思索,發現劉辨的話竟然完全合情合理。
準備了十幾天的雅集話題,被諸葛亮和蕭氏三兄弟駁得無言以對,冷汗直冒。
竹林雅集結束後,豫州來的世家子弟們慌忙返回住處,當天就命人將書信送回了豫州。
戰亂年代只有家族最可靠,他們可不會死心塌地為袁術殉葬。
事到如今,他們只希望自己的擔憂是虛驚一場。
……
蕭氏三兄弟居住的小院內,停放著一輛造型尋常的馬車。
一眾學子聽著劉辨的解釋,如醍醐灌頂般發出了陣陣驚歎。
“蕭兄,經過你的解說,我終於明白測距車的原理了!”
“蕭兄,改進測距車的費用我包了!”
“經過蕭兄的解釋,我突然覺得測距車仿造起來一點都不難!”
“蕭兄簡直是魯班在世,思路清晰,構思精巧,令我等佩服啊!”
劉辨喝了口涼茶,目光在學子們的臉上掃了幾眼,發現諸葛瑾、諸葛誕今天竟然沒來。
“諸葛賢弟,你大哥和從弟今天怎麼沒來?”
諸葛瑾和諸葛誕昨天就說,要一起來改進測距車,怎麼突然變卦了呢?劉辨有些不解,現在二人還沒來,不知道要不要等他們一會。
諸葛亮看了看人群,驚奇道:“奇怪,他們今天早晨還說要一起過來,怎麼去書院還書,用了這麼長時間?”
人群中幾名荊州學子說道:“我們過來的時候,還在路上碰到了他們。他們不會是在書樓看書,忘了時間吧?”
“應該是如此。”諸葛亮向劉辨歉意一笑,“蕭兄,我看我們就不必等他們了,這就動手吧。”
劉辨點頭道:“大家按照圖紙上的尺寸,這就動手吧。”
木匠用的刨刀、鋸子、墨斗、鑿子等一應器具已經被學子們買了回來,他們只是改造幾個關鍵的部位,多嘗試幾次應該能成功。
學子們脫下長袍,拿著鋸子、刨刀立即忙碌起來。
諸葛亮負責質量把關,看到尺寸標註錯誤的學子,及時將錯誤指了出來。
眾人忙碌了小半個時辰,院子內折騰出了一地的碎木屑。
賈文將一壺涼茶放在了石案上,讓他們自行飲用。
馬雲祿無所事事,側躺在竹蓆上,腦袋枕著劉辨的大腿,眯眼看著眾人親力親為。
兩名鼻青臉腫的男子,跨過門檻,踉踉蹌蹌走進了小院。
諸葛瑾腫脹得眼縫睜大了少許,努力將諸葛亮中學子中認了出來,吃痛道:“二弟!你可要為我報仇啊!”
諸葛誕在一旁哽咽道:“豫州來的那群世家子弟,太不是東西了。你看把我們打的,都快成豬頭了!”
“他們還說從今天開始隆中書院,只許揚州、江東、豫州的學子借書,其他人去一個打一個,去兩個打一雙。”
兄弟二人只有諸葛亮可以依靠,說不得也只好請黃月英的族人,幫他們報仇了。
諸葛亮的眸子裡倒映著二人的悽慘模樣,語氣感傷道:“都是我害了你們!你們放心,我這就去報官。”
南陽和江夏都是黃氏族人的地盤,本地官員看在妻子黃月英的份上,也不能袖手旁觀。
眾人看到諸葛瑾、諸葛誕兄弟二人這副悽慘的模樣,紛紛丟下了手裡的刨刀和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