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水泵內的葉片飛速運轉,地下的井水竟然噴湧而出!
嘩啦啦的水流,順著地下挖出的凹槽,流入了田間。
圍觀的工科學子一個個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他們親眼看到三四丈長的水管被人放進了水井,怎麼齒輪一轉,井水就上來了?
司馬微納罕道:“這麼大的吸力,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劉昭明簡短介紹了一下水泵的工作原理,開心道:“加水進入水泵,葉片轉動將水壓出,鐵管內的壓強變小,井水就會上升。”
“如此週而復始,井水就不會源源不絕。”
工科學子全體拜服。
聽起來很容易,可劉辨不說,在場所有人想破天也不想出這個解釋。
這並不是說工科學子愚蠢,只是劉辨知道的太多,明顯比他們的知識先進了不少。
“陳群,你命人多挖水井,我讓匠作營再打造五十臺水泵。”
看著試驗效果似乎還不錯,劉辨信心大增。
透過他的方法,遠離渭河的良田也能種上紅豆,抵抗旱災。
“主公放心,我這就去組織人手。”
陳群風風火火將劉辨的命令執行起來,一點都不含糊。
長安百姓聽到好訊息,扛著農具在陳群的組織下,積極動工。
人力取水灌溉的方法效率低下,許多人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欲哭無淚。
利用都督府提供的牛馬和驢子,一口井,一晚上可以澆灌兩畝地。
五十臺水泵就能澆灌一百畝,十天就是一千畝。
這還不算白天的成果。
之所以不算白天,那是因為天氣炎熱,牛馬站在太陽下面會撂挑子,不幹活。
如果搭建上草棚,幫牛馬和驢子用井水降溫,白天時間差不多也可以澆灌一千畝。
要這效率比人快了至少二十倍!
或許無法讓所有的良田補種上紅豆,但應付旱災足夠了!
全城百姓建造水車,挖掘水井,喊著“人定勝天,團結就是力量”的口號,幹勁十足。
滿朝文武對劉辨不吝誇獎,一切都在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沒過幾天,事情陡轉之下。
水車遭到破壞,裝置在井上的水泵也被人偷走了。
全城百姓群情激憤,一紙訴狀將事情捅到了劉辨面前。
都督府的大鼓,每天響個不停。
陳群、賈詡、徐庶三人跑到劉辨面前苦惱道:“主公,看守水井的百姓和士兵,被人下了蒙汗藥,第三十四水泵也不見了!”
每個水泵,加上機械齒輪重達百斤,價值不菲。
短短六天時間,經過統計一共失竊了二十八臺。
加上這一臺編號為三十四的水泵,那就是二十九臺……
喜歡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