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金城見聞
“主公,為何犯人在田野之中?”
經過了十幾天的行程,皇甫嵩終於來到了金城。
看到眼前的景象,他大惑不解。
陳群得意一笑:“皇甫老將軍有所不知,這是晚輩受到主公的啟發,想出來的治世良策。”
皇甫嵩聽了陳群的解釋,聽他說犯罪之人要開墾荒地來贖罪,他想了想竟然想不出反駁的話。
“上古時期有畫地為牢,今有開荒為牢,好!好!比古人更實用!”皇甫嵩出聲讚歎。
“這又是為何?莫非大軍要出征?”皇甫嵩指著道路兩側平整路面的百姓,出聲問道。
劉辨道:“這是為了便於商隊和百姓出行,本王將每段道路劃分給沿途百姓,命他們定期維護。”
皇甫嵩聽了劉辨的安排,點頭笑道:“原來如此,我說怎麼來了金城郡,沿途的道路都如此平整,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主公的安排可謂用心良苦。職責不明,過不多久損毀的路面就沒人去平復,劃分成固定區域,這樣才能讓百姓們盡興盡力。”
“主公,前方可是軍營?”皇甫嵩朝流民們居住的區域一指,再次發問。
劉辨看著身旁好奇發問的老頭,解釋道:“那裡可不是軍營,那裡是負責屯田的流民。”
皇甫嵩聞言一愣,讚揚道:“文帝時,晁錯建議朝廷讓邊關將士,用耕種的方式防禦胡人,駐防邊塞。沒想到主公竟然用屯田之法,賑濟流民,囤積軍糧。老臣為百姓拜謝主公!”
戰亂年代餓死的人,比戰場上死的人還多。
就是因為戰亂百姓們被迫流離失所,如果軍隊不干擾百姓們種田,戰爭打一百年都沒問題。
皇甫嵩在這一點上有過深入思索,因此聽到劉辨提出屯田之法,他的雙眼立即如撥雲見日般明亮起來。
“主公,涼州有一人才,其才學堪比留侯張良,不知主公可曾聽聞?”皇甫嵩突然轉了話題,開始向劉辨舉薦起了人才。
劉辨聽了眼中露出幾分笑意:“義真,說的可是賈詡賈文和?”
“正是此人!”皇甫嵩哈哈一笑,旋即失望起來,“臣聽說此人身患重病,牛輔曾招募他前往軍中效力,那時他便無法前去,不知現在是否健在。”
陳群拉開車簾,指著前方一位褒衣博帶,頭戴布巾的儒士,朝皇甫嵩笑道:“老將軍說的可是此人?”
道路的前方,賈詡正和三位老博士,站在路旁朝他們拱手致意。
“得知主公今日返回金城,我等在此久候多時了。”賈詡笑著朝劉辨走了過去。
劉辨跳下馬車,活動了一下痠麻的肢體,朝賈詡責備道:“文和你何必帶著三位博士迎出來這麼遠?”
三位老博士呵呵笑道:“使君不要責怪文和先生,我們是閒著無聊一邊探討學問,一邊迎接使君,不知不覺就走了十幾裡。如果不是遇到使君,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呢。”
劉辨聽了哈哈一笑,他對於學問研究非常支援。
哪怕是故意找的藉口,他也不會讓對方丟面子。
皇甫嵩在兒子皇甫堅壽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他辨識了一下賈詡的相貌,心情變得激動起來:“主公能有文和相助,大業可成!”
牛輔徵募賈詡,而賈詡藉口推託的事情,已經不言自明。
再看向劉辨時,皇甫嵩已經心潮澎湃起來。
劉辨的行為太過匪夷所思,好像他已經預判到了所有的事情。
如此機智近妖的明主,加上一眾人才的輔佐,將來定有一番作為!
“主公!”皇甫嵩看了看賈詡等人,又看了看劉辨,激動得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