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急促的戰鬥警報聲,蘇俄海軍“基洛夫”號大型巡洋艦上的四座英制k28型雙聯裝50倍徑203毫米艦炮紛紛轉動起來,黑洞洞的炮口最終全部指向了東南方。正常視線難以穿透雨幕觀察到遙遠海際的景物,但愛制ciia探測雷達的脈沖雷達波卻能夠及時發現20多公裡外的水面艦艇,經驗豐富的雷達操作員能夠根據回波形態推測目標的大小,而且距離越近,準確度越高。
艦橋戰鬥室裡,參謀長尤裡·瓦西列夫少校依據最新接獲的敵情報告分析道:“敵一號艦繼續向我駛來,二號艦改變航向朝北航行,看樣子是要夾擊我們啊!”
切羅夫上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轉而向受聘於蘇俄政府的前英國海軍將領求教:“敵人只有兩艘戰艦,居然還敢分兵行動,想必是對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所以有恃無恐。凱恩將軍,以你的判斷,那兩艘戰艦會不會是日本海軍的次主力艦?”
凱恩少將緩緩答道:“如果您所謂的次主力艦是實力較強的重巡洋艦,那麼我幾乎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對面的日軍指揮官既然敢於分兵夾擊,至少是一艘重巡洋艦一艘輕巡洋艦的搭配,而且向北攔截我們歸路的很可能是敵人的輕巡洋艦,直接朝我們駛來的是重巡洋艦。另一種可能性,兩艘都是重巡洋艦,或者……其中一艘是戰列巡洋艦。”
“四艘金剛級裡僅存的那艘?”切羅夫上校挑眉道,“那可是役齡接近30年的老艦了。”
凱恩少將嗤笑一聲:“不要瞧不起它,那可是一艘純正的英國戰列巡洋艦,主炮口徑14英寸,主炮身管45倍徑,有效射程比我們遠得多,遠距離射擊的侵徹力比我們強得多,現代化改裝後的技術引數不詳,但基本可以肯定,我們的主炮只有在較近距離才有可能威脅到它的要害部位,甚至是擊毀它的主炮。”
切羅夫上校不慌不忙地回應道:“我無意詆毀英國海軍的造艦技術,放在二十年前,它依然是較為先進的戰艦,然而現在已經是40年代了,二十七八節的航速對於一艘次級主力艦來說太慢了。我們可以全速向東,擊潰敵方二號艦的阻截,那時候它只能徒勞地揮舞大棒,像個笨拙的巨人,不是麼?”
對於蘇俄艦長的解釋,凱恩少將用他緩和的神情表示接受,但他緊接著提醒說:“如果那不是一艘金剛,而是日本海軍近幾年服役的重巡洋艦,那我們在航速上是沒有任何優勢的,而且他們有沒有實用化的雷達裝置,我們並不清楚,現在的情況非常微妙,我們還是謹慎為好。”
盡管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作為一個自傲的俄國人,切羅夫上校居然虛心接受了,而“基洛夫”號也繼續以當前的航速向北偏東航行。過了約莫十分鐘,無線電艙室傳來報告:雷達探測器告警!
還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切羅夫上校與凱恩少將相視一眼。原本還希望借雨幕之勢跟敵艦周旋,既然日本海軍也用上了艦載雷達,且不論其效能如何,“基洛夫”號的動向就很難掩蔽起來了。
在與雷達室通話之後,參謀長瓦西列夫少校向艦長報告:“目標距離少於20公裡,已進入艦炮射程。”
切羅夫上校與凱恩少將雙雙舉起望遠鏡,試圖在東南方海面找到敵艦蹤影。沒過多久,嘹望員報告說發現敵艦,這時候,切羅夫上校的眉頭也再次皺了起來,因為從視線盡頭那個模糊的輪廓來看,敵方一號艦要比曾經叱吒大洋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小一些。重巡洋艦的噸位和火力雖然不及早期戰巡,但航速和射速都更為優秀,如果是近些年的新造艦,觀瞄和火控技術也應該更勝一籌。
思慮片刻,切羅夫上校大聲道:“傳令……半舵右轉10度,在測距有效的情況下,以普通彈對目標戰艦進行交替射擊。”
凱恩少將習慣性地摸摸鼻子:“這是打算試探敵人火力?”
“如果我說我打算幹掉它,至少讓它損失部分動力,你會覺得我太魯莽麼?”切羅夫上校反問。
“英國人”想了想:“不,這也許是化解麻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希望‘基洛夫’號在這場戰鬥中能夠得到幸運女神的祝福。”
蘇俄艦長顯然沒聽出對方話裡有話,他旋即將注意力投放到東北方的海面上。
作戰指令很快傳達下去,在“基洛夫”號的四座主炮塔裡,炮手們在各自士官的指揮下忙碌起來。
“裝填普通榴彈……啟閂……入膛……關閉……一號炮就位!”
“裝填普通榴彈……啟閂……入膛……關閉……二號炮就位!”
“……一號炮塔準備完畢!”
“……二號炮塔準備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