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提議利州的高稼下來擔任,原因是他在漢中抗擊蒙軍有功,也負了傷,留有隱疾,讓他回成都來幹幾年正好退休。
李中棉提議前朝的陳龍之任利州路的主任,趙曉兵覺得行,老曹也說他為人正直可用,算是把前朝的舊人又啟用了一個。
人事問題處理了,修造部提出討論設定環境衛生規範局事宜,趙曉兵見丁輔和趙言吶都不再提問了。
估計是年齡來了,不想說了,既然沒有意見就一致透過。
他對趙言吶說編制內的人首先還是內部消化,每一次設定機構,都是最佳化衙門人員結構的機會額。
首先調整衙門裡的人,卻有不足再結合科舉招聘。
趙曉兵不想像前朝那樣養一大批閒散人員。
長期下去會搞垮新宋朝廷的。
社會部提出設立衛生局,理由是最近洛陽,開封發現了傳染病,老百姓拉肚子的成群結隊。
王翎說還是軍醫發現的呢,已經傳染到士兵了。
趙曉兵心裡一驚,肯定是瘧疾。瑪德,都是戰爭,殺戮出來的病,幾年了還要爆發。
他說這個機構肯定要建,就建在教育部,叫文化衛生教育部,部裡單列建司,叫衛生防疫司。
各地在教育口下邊設定衛生防疫部門,把所有的相關人員納入。
他對著老曹說這個傳染病不能耽誤,衙門就先從疫情地建起,馬上抽調太醫前去防治,將疫情堅決封閉。
有人覺得是不是小題大做了,疾病流行是常有的事情,都還不是過去了?
他說不行,疾病已經傳染給士兵,說明傳染性極強,必須進行防治。一個勞動力生病後一家人的生活無著落,那要拖累多少個家庭的老百姓。擴大了導致一縣,一州癱瘓,且不順了蒙古汗國的意,不打自敗。
老曹看他很嚴肅的表情,曉得事態很嚴重,說那就按照趙主任說的去做,需要多少錢都給,李尚書要親自抓。
趙曉兵說像瘟疫流行這樣的年份,通常伴隨著乾旱和蝗災,辦公廳要及早給各地下文,督促各地提前預防災害發生,未出現傳染病的路也要行動起來,宣傳教育,提高講衛生的意識。
老曹點點頭看向古月橋,月橋說他會後就辦。
吳謙繼續報告建設火井示範區的事宜,這是一件利國利民又省錢的事,一致透過。
接著,吳謙再報告全國路網建設事宜。
這個就是個大手筆了,眾人有疑惑,開始交頭接耳,就是不發表意見。
趙曉兵認為必須有個全國的交通路網建設規劃,他幫著吳謙闡述了一遍,大家同意了。
建議修造部將方案發給各個路,廣泛徵求意見後再定下來。
看到大夥兒不發表意見了,他又覺得似乎有些不妥?
問題在哪裡一時還找不出來,他給丁輔建議,說邏些城大主持回去後,估計西蕃各地的主持,高僧大德會陸續來成都申請封號,禮部要拿個章程出來依規執行,不能亂了。
丁輔點點頭,說他年事已高,請告老還鄉。
這把趙曉兵給為難了,他轉頭看著曹友聞。
老曹喝了口茶說丁公早有隱退之意,已和他商議有二了。?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