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成都的設計院研究預製橋樑有很大的突破,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老吳說他還沒有去了解過,回頭便去看看。
趙曉兵接著談到大前年他安排修造部下來,將沿河船隻集中,在岷水的金馬河上搭起了浮橋,方便老百姓來往,這個事情要年年搞,持續搞。
以後每到汛期過後就想辦法將浮橋搭起來,可以適當對過往商隊收費,但是普通老百姓必須免費。
他想到後世用背誦先祖語錄免過路費的故事,要縣令嘗試一下,整理些新宋的政策,新聞短句出來,對老百姓加強宣傳,縣令是連連答應著。
趙曉兵問土改如何,縣令說李市長親自來蹲點抓土改呢,都是按照李市長要求辦的,最多的留了二百五十畝。
贖回來的田按照上,中,下三等分了下去,百姓減少了地租,收成又好,今年個個都笑眯眯的。
他叫出城去實地看兩家如何,老吳說行哇,便一起出西門尋人家了。
溫江農民受惠於天,水旱從人,日子要好過的多。走了三戶下來,都不錯,家家都是有餘糧。
有個老漢還說擔心糧食豐收賣不起價咯。
呵呵,倉裡有糧總歸是踏實的。
老吳說李市長有事,不然都會一起過來的。
趙曉兵和他老丈人有隔閡,不想和他說了,兩人幾乎就此斷了來往。
他說無妨,看過就行了。
吃了夜飯,他陪紅菱在府衙裡轉。
紅菱埋怨他了,說去關中都不叫上她,他說紅菱走江南那麼大一圈,回來肯定累了,不忍心拉著她再跑呢。
紅菱說是在關心她咯?
他說必須的。
紅菱臉頰微紅,浮現出少有的微笑,去房裡取出趙曉兵送的寶劍,要他站在一邊看她練劍。
只見劍花飛舞,寒光閃閃,很快便形成強大的氣場。
待収式結束,趙曉兵啪啪啪鼓起掌來,直叫“好,好,好。”
紅菱很開森,說他是在拍馬屁了。
他說真的是好,有劍仙的感覺了。
她很嘚瑟,說自己本來就是劍仙嘛。
呵呵,這女人長期壓抑著自己,孤獨地走過了近三十年的春秋,終於放鬆了,也是真心的不易。
第二天,一行人返回成都,縣長送了溫江酥糖,醬油什麼的土特產,特別講那醬油是黃豆反覆翻曬釀造的,特香。
趙曉兵覺得酥糖很好吃,問他要了雙份,還叫專程給體育學院送去些。
官船進城後,老吳說李市長在琴臺路設宴,去吃個酒。
他不好說了,肯定是老丈人和老吳聊過,有意撮合他們兩爺子的關係了。
既然是老丈人請吃飯,還有敢不去的。
他讓紅菱先回去,自己和老吳換了小船去琴臺路。
走進雅舍,見丁輔和原來制置司的幾位老人也到了。感情他老丈人為了氣氛融洽,用心良苦,把丁輔都搬來了。
這位子不好坐了,他推了半天,執意去下首和老吳坐下,親自拿起酒罈給諸位大人倒酒,還是自家的羅城1231陳釀呢。
幾個老酒鬼一聞到酒香就開始品起來。
等他老丈人說,是他陳了快十年的酒時大家都驚歎不已,丁輔說原來是李公到成都那年帶來的呀。
呵呵,那是當年趙曉兵送他成都赴任時備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