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也有同樣的感受,比如那康寧,索朗就放得比較寬鬆了,就差那麼一年多的時間,整體水平落後許多,還是需要督促了。
下午,趙曉兵在保寧府開會,聽取各方彙報。卓瑪都不說了,全由其他幾個副職做專項彙報。
駐軍講了把部隊的訓練同捕捉犯罪惡分子結合起來,同全州的建設需要結合起來,同關注慰問老百姓結合起來。
保寧府安寧,沒有土匪,強盜,保寧府橋樑維護良好,正常使用都是和駐軍的工兵發現危險及時維修、搭建分不開。
冬天,駐軍還要和幹部一起下邊遠地慰問,看望困難百姓。
與會的幾個人都在點頭,趙曉兵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滿意,鼓勵大家堅持下去,繼續努力。
散會後他給卓瑪講:要把保寧府的經驗總結一下,讓成都的古月橋在《新宋旬報》上好好地報道。
他讓瑩瑩給成都傳信安排下去。
就應該這樣做,把報紙作為朝廷的曝光臺,好的在報紙上見面,不好的也在報紙上見面,讓大家都來參與評論,監督,促進官府的事兒越做越好。
三日後,他離開保寧府前往松潘。
和兩年前相比,沿途的道路越來越好,偶爾還能看到有牧民,士兵在維修沖毀的道路和橋樑。
雖然就是幾根木頭組成的簡易橋樑,但是有和沒有截然不同。
有,大家打橋上過了,沒有的話牧民們就要從冰冷的雪水裡趟過,那是很容易患風溼關節炎的。
這個就是不小的進步。
西蕃地區人的壽命總體偏低,主要原因就是惡劣的自然條件,只有透過不斷地努力,才能逐步改變大家的生活現狀。
五日過去,趙曉兵來到了松潘城,這座城鎮由擁軍建起,已經越來越美麗了。
在麥基讓雄和汪家二叔的陪同下,他為擁軍塑像上香,獻花,和戰士們一起住了兩天才離開。
到漢中已經是二十日之後了。
老曹都已經趕到了寶雞,軍情急報如雪片般飛來。
顯然,暴風雨即將來臨,他顧不上休息,往寶雞急趕。
六日之後來到寶雞,來來往往的幾乎全是軍人,這裡已經是戰雲密佈。
李興志將指揮部移了過來,他報告前線收到的情報顯示:蒙軍在九原,靈州以北集結,集中了漠北大軍和西征臣服的各個藩屬國軍,號稱有八十萬人。
他覺得不可能,這麼多人要吃要喝的,有點虛張聲勢,嚇唬人了。
他疑惑地看著老曹。
曹友聞早在半月前就來了,他的計劃是陳吉林集團北上抗住東部敵人,關中駐軍全力抵抗來犯之敵。
他們已經將靈州,平涼和甘青必須轉移之百姓做了必要安排。
趙曉兵對他的計劃表示贊同,說敵人來勢洶洶,大概是要報復去年新宋軍直搗和林之仇。
他們集重兵於此,東部自然空虛了。建議老曹伺機而動,拿下開封,穩定兩淮,進而兵進山東。
老曹沉思片刻,覺得行,說他倆就不在一起扎堆了,他也休息夠了,這就去鄭州陳吉林部觀摩作戰。
隨即叫瑩瑩立即傳信陳吉林和餘街做出擊準備。
趙曉兵曉得老曹的心思,心裡慌,手還癢癢的想上陣殺敵。讓他放心地去,相信將士們能打敗來犯之敵。
老曹走後,他問李興志九原如何安排的,飛行團怎麼樣?